【连网】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风文明”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二十字”总要求,乡风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是乡村振兴之“魂”。近年来,连云港市体育局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群众体育工作生活化,为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强化“阵地意识”,用向上的思想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领农村生活习惯转变。当前,由于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传统观念相对牢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村落布局相对分散、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导致农村一些陋习还在一定程度存在,封建残余思想还有一定市场。加强乡凤文明建设就是与这些陋习、封建残余思想作斗争、抢阵地。
一、针对农村专业人才匮乏的特点,健全体育组织,解决好农村文化体育生活“谁负责”的问题。加强市、县(区、市)、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指导委员会(领导小组)建设,县级体育总会、乡镇(街道)人群体育组织、单项体育组织建设,推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向镇村和社区延伸。发挥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提高以体育社团为主体组织会员开展活动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市60个乡镇成立体育总会6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60个 、老年人体育协会60个、单项协会134个;全市21个街道成立体育总会21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21个 、老年人体育协会21个、单项协会64个,覆盖城乡每一个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为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针对农村硬件建设不足的特点,建好配套设施,解决好农村文化体育生活“在哪玩”的问题。启动了市、县两级体育中心建设,市体育中心、东海县、灌云县、赣榆区体育中心,连云区、海州区全民健身中心已投入使用。积极构建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在全市1432个行政村、227个社区建成体育健身工程,84个乡镇、街道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十分钟健身圈”,城乡全民健身设施全面覆盖。
三、针对农村闲暇时间充裕的特点,积极开展活动,解决好农村文化体育生活“如何玩”的问题。农忙过后,农村有“三多现象”:老年人多、空闲时间多、打牌喝酒赌博多,不及时搞好思想引导,各种恶习、陋习很容易乘虚而入。近年来,我们以乡镇全民健身中心、行政村健身点为阵地,积极推进体育进农村活动,办好全民健身日、老年人体育节、农民体育节等活动;以实现人群体育的均衡发展为目标,打造“一县一品”、“一区一品”的特色活动品牌,繁荣民间传统体育和特色体育,使每个县、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项目。仅去年,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农民部)开幕式2000名农民展演了广场舞、健身气功、太极拳等健身项目,56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拔河、滚铁环等农民特色项目比赛。相继举办的农民广场舞、农民拔河、乡镇篮球联赛等一系列健身活动,吸引了全市近3万农民参与,检阅了近年来我市农民体育运动的新成果,展示了我市农民的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