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周春军:杨集往事

【连网】先祖黄帝认为地是方的,自己生息的黄河流域居中,是为中原,东边的称为夷,西边的称为番,南面的称为蛮,北方的称为胡。海灌地区居东,当属夷地,亦为夷文化的发源地。有人曾以此推断伊山当初应称为“夷山”。后黄帝部落实力渐大,兼并炎帝部落,继而向四周扩大,中原文化也传播到东方,但神秘的东夷文化还是令古人神往,一些传说也被后人加工提炼,后来的《西游记》《镜花缘》都带有浓厚的东夷文化痕迹。

听老渔民、老船民讲,灌河是古代天崩地裂形成的天堑。传说当时东方天门洞开,裂了大口子,天火从天而降,把海水烧干,把海底烧裂,地缝里涌出岩浆,形成云台山等诸峰数岭,然后东退的海水回流,岩浆冷却停止喷涌,黄河入海后(当时黄河入海口在涟水)带来的泥沙冲击海岸,海床上积淀很厚的泥沙沉积下来,这裂开的大口子就成了海水下的海沟,后发生数次海震造成地壳隆起,海床抬高,海岸线东移,大片海床变成滩涂,这沉睡于海底的海沟就成了地面上的河流,这条天然大河从伊芦山蜿蜒延绵到东海口,便隐入大海延伸向开山岛方向。因为潮汐的作用,海里的海水经这条大河倒灌回流,人们就称着这大河叫灌河。灌河的潮汛很有规律,多发于晌午之前,有“初三潮、十八水、二十两边追命鬼”之说。因早汛为潮,晚汛为汐,所以这条大河又称潮河。

东方开天门一说可能跟古人的认知有关,天降烈火很可能是地震云,发生的时间估计在早晨或者下午,阳光斜照朝霞或晚霞,血红如火,地下洪流涌动,地面燥热难当,随即地震发生,岩浆涌出,天崩地裂,便以为天门洞开,天降烈火。地裂沟壑成了河,岩浆涌出成了山,形成了从开山岛环绕灌河到云台山的马蹄状的环形断裂,宽大的地裂形成S型的灌河、长流河,海震引发岩浆涌出处形成了山(即开山、潘小山、罘山、伊芦山、亚庐山、张宝山、东陬山、西陬山、小岛山、大岛山、云台山等诸峰数岭)。

灌云县地名也因南有灌河,北有云台而得名。

当年农家肥、化肥紧张,土地肥力不足,我县东部农民翻黑土(把地表上一层黄土翻到底下,把下面约一半尺的黑土翻上来)改良土壤质量,图河安福村农民还从地下翻出海船上生锈的铁锚,其实那黑土就是海震时火山灰沉积在海底,后黄河的泥沙冲击覆盖在上面。黄泥是黄河水从黄土高原一路带下来,土中的腐殖营养被冲掉,只剩下硬泥,所以板结。火山灰沉积的黑土富含多种矿物质,肥力充足就是这个道理。

潮河到杨集分汊,向东叫五图河(到小南沟与吊尾河相接),向西叫东门河(到伊山与盐河相接),向北叫长流河(过伊芦山与善后河相接)。

潮河被称为“苏北黄浦江”,杨集就处在这四河十字交叉的潮河上口,是水陆交通的重要埠头,相当于重庆的朝天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里曾是中共灌云县民主政府所在地(当时连云港市区大部分地方都属于灌云)。在修筑沂河大堤前这里河中樯橹林立,舟楫交错,街上商铺比肩,繁华热闹,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杨集当时称作三星镇(海属周、杨、杜三大家族互为姻亲,受朝廷感召来此跑马圈地,取“福、禄、寿”三星为堂号,故民间称此地为三星市。民国二十八年日寇进犯后周、杨两家逐渐败落,杨家独领风骚,改称杨家集,解放后叫杨集),杨集是集水运、海运、陆运之要埠,潮河由杨集往南经响水往东直达东黄海。过去春季农历二月二会有成群结队的虎鲸等逆流而上,到龙王庙“朝拜龙王”(其实是交配产卵)。自新沂河修筑大堤后,堤北的一段潮河就不再向南流,而改向北流,向东由五图河流向燕尾港进入东黄海(五图河原来向东只到图河的凤凰嘴,河水向西流淌,到杨集四河交叉处经潮河流入东黄海,因沂河大堤修筑,五图河才向东疏浚,河水向东流经吊尾河,直达燕尾港流入黄海)。 灌河、云台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日本鬼子就是乘汽艇从灌河口直上沿盐河到达南城进攻海州,占领云台山。国民党徐继泰、汉奸蒲开喜、土匪周法乾都曾在灌河流域作恶。黄克诚当年曾率领八路军、张爱萍将军也曾带领新四军战斗在灌河一带。

当年潮河左岸产盐,右岸产粮,是富庶的鱼米之地,有“走千行万,潮河两岸”之说。近代历史有记载的只有康熙五十年和民国二十八年发生过两次海啸,其他年头都是风调雨顺。1945年第一次解放中共灌云县民主政府曾设在杨集,自新沂河大堤修筑以后,灌云县政府搬往大伊山,杨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跟着消失,潮河里的四眼鲈鱼、珍珠贝等珍品也逐渐消失,杨集失去旧日风光。

周春军 65年生,船民子弟,退伍军人,中级职称。灌云县作协理事,县无党派知联会理事,县历史研究会会员,连云港市作协会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作品多以河水渔猎为题材散见于《扬子晚报》《江南时报》《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今日灌云》《连云港文学》《灌云文学》等报刊杂志,关注地方历史,参与地方史志采编、学校校本教材编写,现就职于灌云县杨集小学图书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