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锦明
三年前,我们去拜访“美丽城管人”老陈。想就纪录片的拍摄细节,跟他进行再沟通和商议。
简陋的办公室,朝南的一面白墙上,挂着三张蓝底黑字的制度牌,下面横放着一张古铜色的带靠背的长条凳。我们就坐在长条凳上闲聊着。
老陈,阜宁人,年轻时是一个建筑包工头,在武汉承包项目,当时手头还是阔绰的。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几个朋友相约去灾区,他突发慈悲,领养了三个孤儿。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我们的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寒冬,老陈拿不到工程款,又没有新的项目,无奈抱了一身债回到了老家,做起了环卫驾驶员。公司依他的要求,给他安排二个人的活,一个人没日没夜、不怕苦不怕脏,拿了二份工资。尽管如此,四个孩子一个锅里吃饭,一张床上睡觉,在老陈和妻子的守护下,长成了一片小树林。
在与老陈沟通之前,我们已经跟老陈的经理聊过,希望能拍到老陈四个孩子聚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的景象。老陈跟经理说,拍他就行,希望不要打扰到孩子们。我们也体谅老陈的良苦用心,不愿撕开那个已结疤的伤口。在与老陈的交流中,我们还得知,其中一个小孩已经在苏州成家立业,还生了第三代,老陈的老婆刚刚去苏州带孩子了。我们又跟老陈建议,能不能拍个与小孩视频聊天的场景,看到老陈面露难色,我们连忙说,那就多拍一些擦拭拖车、清运垃圾、驾驶车辆的场景……
临别之前,我们提议,拍个合照,一面白墙、三张制度牌,长条凳前,我们笔挺地站着,老陈瘦瘦高高的,脸有点黝黑,剪着一头鲁迅先生常留的短发,蓝条子的长袖、西裤笔挺,皮鞋上没有一点灰尘。
这就是我们跟老陈见过的一面。后来,在“美丽城管人”颁奖典礼上,纪录片在播到老陈那段的最后,打了一行字,“他领养了三个汶川大地震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