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荒田
读到一篇题为“邻居算账”的随笔,引起思考。文章说的是:甲去医疗保险机构领医保费支票,顺便替邻居乙领了,合共700多元,甲自己只占10来元。甲把支票兑成现金后,忘记自己应得的具体数字,因太小之故,随意估算着拿了16元,把其余的交给乙。次日,甲听到乙的太太和别人议论自己“连医疗费都敢贪”,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到医疗保险所查底单,发现自己本该拿14.5元,也就是说,少给了乙1.5元。于是甲把1.5元补给乙。乙死活不要,生气地指责甲把他当成小气鬼。甲夫妻商量怎样还钱,好堵住乙两口子的嘴。甲太太出主意:你坐三轮车去银行兑换支票,车费2元也应分摊。甲太太果真就车费和乙夫妇算账。结果是,乙用信封装了几角钱,还给甲。从此两家人不再理睬。
中国是“人情社会”,而人情的幽微从上文可见一斑。区区几角钱,放进街旁乞丐的钵子,会遭白眼。拿去购物,菜市上的卖菜大婶如发慈悲,也许给一两根青葱,但她的表情最好别看。甲和乙两家,再小气也不至于计较。但它明明白白地毁掉了原本蛮不错的友谊。
原因在哪呢?据我揣想,在于思维上的界限感。“界限”是先入为主的,它决定人在特定事件上的态度。还是拿甲和乙两家为例,假设甲和乙一起下馆子,花了200元。如分摊,乙要付100元。但甲替乙付了,且数目远远超过几角钱,一点也不心疼。原因是,甲事先说好由他请客,东道主这概念规定了他的言行。至于代领的医保费,那属于“账目”的范畴,谁经手都应作清楚的交代。甲打马虎眼,不明白数目再小也是“揩油”,即使无意。“大方”和“清楚”二者分置于不同的语境,并无冲突。“亲兄弟明算账”指的就是:界限清晰之后,再讲究一家亲。
因含混而产生的误会所在多有。比如,甲从美国返乡,乡亲乙托他带100美元交给国内的丙。甲照办了。事过很久,丙也许忘记了,也许持文人“不谈阿堵物”的清高,没有给乙写信致谢。乙疑心甲私吞,但不敢径问。乙又怕丙说他“送这点小礼还要追查”,不愿问丙。只好心里叽咕,和“人品有问题的”甲疏远了。可怜的甲一直不明白缘由。
这种小之又小但危及多种亲密关系的事件频繁发生,根由在于:国人惯用的沟通方式有偏差。中国式人情重暗示,讨债只能旁敲侧击。如何以较小成本,规避这种代价太大的社交陷阱呢?不妨引入西方人的“明来”。但凡涉及账目,都要明明白白地算。仍然以上面的代领医保费为例,第一次就交割清楚最好,万一出了差错,须尽快纠正。
进一步说,把“明算账”定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一,貌似带市侩的铜臭味,但非如此不能根治我们“凡事随便”的痼疾。美国的家长鼓励孩子做家务,为洗碗、剪草、遛狗定下价目,孩子干了就能拿到报酬,此举并非“冷酷”,而是理性的训练。在清晰的计算上,恰能生长无私的奉献,无价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