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风雅人,风雅事

王慧骐

前些日子,八十一岁的冯亦同先生选了一个专做粤菜的小馆子,很正规地请我和另一位老友聚叙。他点的几道菜和点心,不光口味好,造型也别致。印象最深的是做成天鹅状的榴莲酥,装在一只精致鸟笼里提上桌来,美到不忍下箸。回想了一下,这些年里冯先生做东请过几次饭,所选的饭馆都挺有特色,且就餐的环境都特别温馨。细细体会,发现这是一个对美有着特殊敏感的人。他讲究一种格调,对很细微的部分也有内心的要求。有一个词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风雅。是的,冯先生传递给人的正是这么一种美,一种内心深处自然而然绽放出来的芬芳。

我突然就想到了他曾经为南京的雨花石写过几百首诗的事。那些雨花石精品固然很美,有的浑然天成的图案也确可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但它们终究只是石头,而冯先生却能通过一双慧眼,观察,体悟,进而锻打出巧夺天工又饶富寓意的诗句,让冷冰冰的石头成为鲜活灵动的生命。这样的事一般人做不来,当然也不至于有太多人乐意去做。这其实是一种爱(近乎痴迷的爱)、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和对世间万物所持的清新脱俗而又澄澈宁静的一份心境。说到底,这便是一种风雅,一种透着高贵典雅之气的风雅。

这几年,南京的中学生之间有一本书很火,老师和同学都在读,书名叫作《南京诗歌地图》。作为六朝古都、十代首府的金陵,素有“诗国”盛誉;历代骚人墨客吟咏金陵的名篇佳作难以计数。怎样择其精要,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编选出一部既体现经典性、代表性又突出多样性和创新性特点的诗词选本,这是一个沙里淘金、可称作千难万难的硬活。正是底蕴深厚的冯先生把这活给接了。那一年他去新西兰看望在那儿就读的外孙女,背着几大包的行囊,里面装的全是为编著这部书而收集的各种资料。经过长达半年反反复复的比较和筛选,他最后选定了上自六朝下迄民国(1949年截止)80余位作者的近百篇作品,然后由他以严谨而充满诗意的文字,写出每一篇的作者简介、词语注释和品读赏析。这本书在2019年3月由南京出版社推出首版后,已加印过多次,受到国内诗词爱好者和青少年朋友的广泛欢迎,被认为是在“诗”与“史”的关联上既具有独创性又具有实用性的一个诗歌选本,让人十分真切地获得了“不朽的名篇就在眼前,千秋英杰同你对话”的美感与乐趣。

冯先生在这部书的后记里谦逊而又明了地谈了他编著的宗旨:“南京历代经典诗词无比丰富又博大精深,我们的‘诗歌地图’仅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有限的‘索引’,旨在推广经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配合校园诗教和语文学习,关乎民众素质与人文修养的提升。”从他的这段话里我依旧想到了上面提及的那个词:这是一个年逾八旬的风雅之人干了一件可以流传后世的风雅之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