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过家家”是一种能力

茆德跃

“过家家”是“过日子”的方言版,小时候我们经常玩“过家家”的游戏。

我们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日常的生活就是“过家家”。谋生不易,用心过好日子更不易。

过家家,简而言之就是从日历牌上撕下的一页页数字,由学习、工作、考试、就业等繁杂的内容充塞着、构建起,每天延续着近乎“平庸”“糊涂”的杂乱无章日子。

有时候,令人头痛的问题是:“过家家”种类多样,不仅无法找出量化可操作的指南,更多的是难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相互间因涉及隐私无法正常交流,就像我们的痛感无法用数字告诉给医生一样。

过家家,关键在用心“过”。从字面上讲,“过”与“错”意思相近,因此,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你和我互相犯错、改错的过程中一天一天地“过”日子。

日本著名作家名取芳彦说:所谓用心过日子,就是让人感到“爱”和“不可替代”。不知道大家都过着怎样的生活,是拼尽全力、认真忘我,还是得过且过、顺其自然?无论如何,请尝试一下用心生活。

人类学家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类群居目的是通过互助、共享来“做人”,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特别是“过家家”的差异,最终在于是否认识并践行这一理论。当我们专注并用心过日子,双方互相感受到爱和不可替代时,生活自然就会有滋有味,决不会发生大吵大闹、家暴不断等情形。正如格雷伯指出的:这种文化不仅是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也是人们想象中生活理应的样子。

事实上,如果我们坚持事事计较、互不退让的“执念”,深陷自我不能自拔,你一拳我一脚,针尖对麦芒,就无法体会生活的滋味,也无法理解“过家家”的甜蜜。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聚散离合,充满了“礼尚往来”的凭证,反映出人们“过家家”能力高低。就能力本身而言,绝大多数是不可言说的处事技能,无法列出清单,重点可归纳为妥协和自知之明。

妥协是在秉持自知之明基础上达成的共识,潜藏着“过好日子”的坚定信心。比如:对方持素食主义,你基于健康考虑也坚持素食。在别人看来不值一提的习惯也许就加深了双方的感情。再如:两人吵架,你给自己搬挮子、找台阶。要不,一个说“离”,一个说“好”,怎么办?弄不好真离了。当然,这种妥协不是懦弱无能,而是藏着生活的大智慧。幸福并非偶然,社会并不欠谁。

如果你决意不妥协,即使被绑在刑架上也不妥协,那就和“过好日子”没关系了。

在现代社会看似不断“进步”的家庭观念下,其实有些观点更为“落后”。类似于快餐式爱情就是此种。

“过家家”的能力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并掌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