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平替生活

[上海]陆小鹿

上半年疫情期间,我们小区组建了团购群,团长每天更新“团购日报”,密密麻麻,品种繁多,让我大开眼界。

如今团购群保留了下来,团购品种更加眼花缭乱,从最初的食品、防疫用品,扩展到炊事用品、装饰用品、床上用品……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好似一个微型购物平台。

我挺喜欢这个团购群,有空就去刷刷,因为好奇感和购物欲在那里得到了满足。看到想要的我就跟上一单。疫情期间,我跟团买过几次挂耳咖啡,视咖啡为“续命神器”的老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他说这个好,出差时可以带上几包,只是家里没有合适带去出差泡咖啡的杯子。

没过多久,很惊喜看到团购群竟然在团咖啡杯了。接龙链接里说是某大热网红款的平替品。我看了链接里的图片,又去其他网购平台搜了网红款的图片,发现两款杯子颜值差不多,但平替品的价格便宜不少,于是果断下单了。

平替品,延展开来,就是大牌产品的平价替代品。说到平替品,自然会想到山寨品,但平替品与山寨品有着本质区别。

山寨品通常故意“碰瓷”大牌来混淆视线,以假乱真,从而达到赚钱的目的。美国有一家叫The Asylum的电影公司,就是专门做山寨电影的。华纳兄弟出品了《史前一万年》,他们就出

品《史前一亿年》;看到科幻片《环太平洋》,自己就模仿出一个《环大西洋》。很明显,The Asylum通过模仿影片名字,来伪装大牌,沾大品牌的光。而平替品,本身是独立的品牌,价格相对大牌便宜很多,观感及使用效果却与大牌接近。平替品的诞生,满足了一部分人对高性价比的追求,既享受了类似大牌产品的体验效果,支出却不多,用一句俗语说,就是把钱用在了刀刃上,这实际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观。毕竟,消费目的无外是买刚需,和买快乐。如果平替品能让二者兼而得知,为什么不买呢?

回想起来,二十多岁时,我被《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迷住了。她在电影中更换了二十多件旗袍,温婉明艳,撩拨人心,尤喜欢其中的一件红蓝碎花旗袍。看完电影,拿着画报,我去淘了块和红蓝碎花旗袍差不多花型的布料,去小区裁缝铺找师傅给我特制一件。旗袍做好了,虽然天气炎热,我还是欢呼雀跃地用高高的立领锁住脖颈,穿着《花样年华》的平替品去上班,博得同事的一致好评,内心极其满足,如今想来,那就是平替品带给我的快乐。

巧妙地花钱是一门学问。日本人气很高的MBA导师野口真人在《学会花钱》里就说:“花钱的决策机制非常简单,决定因素就是我们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支出的金钱(价格)。‘价值’大于‘价格’时就购买,‘价值’小于‘价格’时就暂时观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