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娟
办公楼东面,有个小广场,不大的空地上分片栽植了桃树、红叶李、沙果、石榴、海棠,还有一棵榆树,几株梅花,几丛迎春花。春天时姹紫嫣红,随风送出阵阵清香。中午在食堂吃饭的同事午间休息时,目光常常被吸引,不由自主到里面走走看看。我也一样。
和他们不一样的是,我没有在黄灿灿的迎春花身边驻足,也没有在粉红的沙果花前流连,我的注意力常在最东头的那片草坡上。浅紫的野豌豆花,嫩黄的蒲公英花,还有那白莹莹、俏生生的点地梅花,让我怎么也看不够。
点地梅枝蔓又矮又细,一丛一丛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抱着土地。卵圆形基生叶,灰绿中带黄带红,直接从地表长出来,边缘有钝齿,莲花一样的形状,开花时长出花茎。白色或淡粉色的小花,组成伞形花序,规规整整,小巧的花朵和梅花相似,白花黄蕊,清新脱俗,像是点缀在地上的梅花。纤细的茎可以长到三四十厘米高,在草坡上成片开放时,颇有些壮观,俯下身子看它们,宛如一片迷你森林。阳光照耀下,一朵朵小花白得晶莹,白得透亮,像是满天闪烁的小星星,把坡地开得一片烂漫。
资料上说,点地梅主要靠花粉进行播种和繁衍。有的花初开时是白色,然后会渐渐变成粉红色;有的花刚开时是粉红色,然后逐渐褪色,最后整朵花都变成白色。它的喉部,也就是花蕊外面的一小圈位置,颜色常常会不太一样。花刚开时,它们的喉部是亮黄色,之后便慢慢加深,直到变为橙色、深红色。据说这与点地梅借助昆虫授粉有关。黄色的喉部是在告诉昆虫,这里有新鲜的花蜜,快来。已经授过粉的花,则用红色的喉部让昆虫知道,此处无蜜,请勿打扰。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以自己特有的语言,与其他物种沟通,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点地梅努力降低露出地表的高度,把所有的枝叶都紧紧地挤在一起,既躲避大风,又减少热量和水分散失,耐寒也耐旱,生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山野草地或路旁,只要有一丁点土壤它就能生根发芽。《中国药植志》记载,点地梅能治喉痛,也叫喉咙草,有苦涩味,大部分被用于兽医行业,可以增强动物心脏血液循环和跳动,提高动物的兴奋度,增强动物的繁衍能力,也可以救治一些动物。对人一样起作用,“识货”的人常在清明前后采全草入药,能消肿止痛,清热解毒,辅助治疗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跌打损伤等,煎汤饮用,或是研磨成末泡酒或是用开水冲泡饮用,也可以用新鲜的点地梅叶片捣碎后外敷,或是煎水洗、含漱。
对点地梅了解越多,越是喜欢,每天中午都会去看看。虽然没有迎春花、海棠耀眼,也没有多少人注意,甚至时不时还会被践踏,但点地梅却不以为意,照样以自己小小的花朵摇动春的气息,就像铃铛摇动风,就像梅花摇动寒冷,就像那些不时来收拾打理小广场的人,微而不贱,自立自强,不在你的目光里俯仰,只管尽情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