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王振羽
汝水堤外,有一废弃的河滩地。大哥觉得有点可惜,就清理淤泥,筑起堤坝,围堰积水,成了鱼塘。清理淤泥之时,居然挖出一对车轱辘来。此一对车轱辘,锈迹斑斑,铁制而成,模样周正,穀、榫都基本完好无损。
车轱辘何时沉淀在此?它经历过怎样的漫漫跋涉?它的主人是谁?它见证过多少风雨仓皇历史云烟?
当年村子里构筑寨墙,类似于朱元璋要高筑墙广积粮之意,老寨首王殿营领衔组织,动员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修筑寨墙。修寨墙,既有防洪水之用,更为防土匪之需。
当年,匪祸之烈,令人一夕数惊,坐卧不安。
修筑寨墙,既需挖壕沟,又要大量砖石。寨墙高低、宽窄,寨门选址、门楼设计,都由王殿营带领村子里的精干头面人物一一确定。而各个寨门的命名,王殿营颇动了一番心思,东寨门唤做迎旭门,西寨门则称夕霞门,北门就叫面汝门。莫非是村里筑寨之时,有一马车或牛车驮运筑寨材料不幸深陷河道之中,突遭河水猛涨,车毁而救牲畜,车轱辘与车身被洪水冲击,顺流而下,在此沉积,徒留一对车轱辘在此。据父亲说,寨门上的落款有民国十一年字样。这样说来,寨墙修筑,距今已整整百年了啊。
90年前,汝水通航,舟楫之多,堪称樯橹如林,并非夸张。原木,汝瓷,钧瓷,烟叶,棉花,自汝州、宝丰、襄城而来,顺流而下;而大米、丝绸、布匹,各种洋货则从长江、运河、淮河逆流而上。船民南来北往,行走水上,各种故事,次第而来。如今的汝水十八湾,两岸村落,星罗棋布,不少人家的口音与土著本地者有异,这就多是船民落户在此,置地买房,扎根繁衍。也许就在某一月明之夜,一船行舟,装货疏漏,有一对车轱辘滑动沉落,就此深埋河底,不见天日。
1942年前后,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难时期。汤恩伯部总部驻扎在叶县古城之西大林头村。汤恩伯在当时兴办学校,成立剧团,还邀请臧克家、碧野、谢冰莹等来此采风,鼓舞士气,制造舆论。
创办学校,需要建筑材料,当时的柏宁冈北首五龙庙,殿阁庙堂,屋舍俨然,汤恩伯一声令下,拆除庙宇,以其砖石用来修筑校舍。顿然间,自襄城到叶县途中,被征用大量民工来搬运砖石瓦片。他们只能在河道之中涉水而过。也许就在这样的匆匆赶路之中,有一马车,负载过重,倾覆落水,没顶在汪洋之中,就此留下一对车轱辘?
且说到了1947年,75年前,刘邓大军出太行,挺进中原。有一我军部队,驻扎汝水南岸一村落东头,休整集结待命,征粮打草,建立地方政权。此支部队子弟兵多为河北、山东人,有一刘姓连长,家有两子,分别唤做刘大柱、刘二富,他喜欢住户房东小孩,认做干儿,取名刘三富。部队杀了东家的一头猪,还留下一些“冀南票”,一再交待,要把这些票子珍藏保管,待全国解放,可以兑换。也许,部队征用车辆驮载辎重夜过汝水,突遇大雨,但军令如山,兵贵神速。大致就在这行军途中,有一车辆出了故障,只能被弃之河中,无暇顾及。
如今,车身早已化为乌有,唯有这一对车轱辘沿河道滚落,到了汝水东流拐弯向南,搁浅到此,沉睡经年,到今日才被发现?
百年也好,八十年也罢,或者是七十五年前的淮海大决战车流滚滚,这一车轱辘,静默无语,它所见证过的历史烟云,在老一辈人的眼中,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