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周永刚:仰望与攀登———评方明元《旅途中的雨》

仰望与攀登


​———评方明元《旅途中的雨》


作者:周永刚


当明元把《旅途中的雨》送到我的手上时,我看到了他眼里的光。


文学是他毕生的追求。为了创作,他不停地阅读、不停地采风、不停地学习,向书本学、向生活学,带着虔诚的心走上文学的旅途。他是一个行者,在人生的旅途上,走着走着,就成了游子,在行走中歌唱,在歌唱中行走,歌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歌唱人生的憧憬。这“旅途中的雨”让他感到了成长的喜悦。无论是喜雨、苦雨,无论是狂风骤雨,还是毛毛细雨,所有的雨在回眸的刹那,都成了人生最美的回忆。这回忆在文字的记录下,就变成了昨日重现。


“最纯粹的存在是洒下一腔热血。”读明元的散文,我透过文字能感受到他对生活无尽的热情以及那永远求索的精神。这让我想起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一位老师对他的学生说,“你的天赋平平,但你的热情可以让你成就伟大的事业。”那学生日后果然成了文坛上一颗光芒四射的巨星。


因为热爱,明元风雨兼程、乐在其中;因为热爱,他永远向前,用热血书写自己人生的履历,那履历烙上了人之为人的苦恋与坚守;因为热爱,一路的风雨,都成了滋养生命的力量;因为热爱,他走向了远方,像一个行者,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坚定前行。那种灵魂深处的自发、自觉、自醒、自励,成了他生命中积极向上永恒的活火,他笔耕不辍,为时代放歌,为挚爱亲朋放歌,为家乡故园放歌,为生活中的一切美好放歌。他文字的温度来自他满怀真情的爱。情到深处,歌之以诗;情到深处,发之为文;情到深处,世间的行走都有了如歌的行板。人在世上走,刀在石上磨。人的一生,存在的价值就是不断自我提升。


文学是天才的事业,真正能登峰造极的终是少数人。就像球场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马拉多纳和罗西一样,但在球王如日中天的事业里,我们也体验到了足球本身的快乐,在球王的不朽中,我们也看到了自己永远存在的价值。世间万物不是以单体方式存在的,任何个体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我们无须妄自菲薄,也无须夜郞自大。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行动之中,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王阳明说过———心外无物,心即理也。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的那句名言:“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人类的生生不息,血脉传承,靠的正是信仰的力量,而这力量是文明前行永恒的推手。


西哲有两句名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好像是个悖论,又恰恰是一物之两面,本无所谓对与错。“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人生无常,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才是生活的真相。人世间的行走,就是要不断提升境界,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人生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读明元的散文,我觉得他在汲汲于求不断求索之中,那些散文很多都有着他对自我、对人生的认知。他是有话要说,不吐不快,多直抒胸臆,有赤子情怀,有天真烂漫之可爱。见真性情,见真文字。而文字的力量,恰在于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继承了古典散文的优秀传统———文章合为时而著。文以载道。他笔下汩汨流淌着的是那些在他生活、生命中留下记忆的往事,那“旅途中的雨”化为浇灌他人生的甘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那每一场雨都是他人生的及时雨。


他写《天堂里的母亲》,母亲永远都在关注着孩子,孩子这一生走不出母亲关爱的目光,母亲的教诲成就了他此生的成功。母亲在他自然人格的培养上给他的是一生向阳、向善、向好、向美的力量,而母亲的言传身教,让他知道了人生无论如何不易,都要坦坦荡荡做一个好人。他歌颂母爱的伟大,这母爱是他人生中的一味良药,让他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大道直行。这母爱的教育实乃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的积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至今未曾中断的宝贵财富。家庭是一个人最初成长的摇篮,当家庭出现解体时,社会将走向何处,实际上是当今人类文明进入新拐点的时代课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这本散文集的第一章节“人间真情”中讲到的各种情,都是塑造他人格的一种力量。“因为生活不是简单的火焰,它本身是很沉重的,需要韧性地支持,需要产生这韧性支持的力量。”生活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得更丰富,能优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能懂得自己,能为自己提供前行的动力和勇气。他笔下的亲情、乡情、战友情、同学情、师生情、父女情等诸多情感,都给予他奋进的力量。这些情感在他的人生缘起中具有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作用,让他懂得人的一生必须有所担当。这些情感纯粹又健康,在他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加油站的作用,为他的人生不断蓄能。


他的第二章节《山川履痕》,以当代的视角反思历史人文,同时又以历史人文为参照反省当下,在仰望和内省中抒发对祖国山河湖海以及各地人文景观的热爱,歌唱历史之美、人文之美、山川之美、文化之美等。这些文章把我们带入了美妙的旅途。他有时像个导游,有时像个学者,有时像个作家,有时有感而发,有时托物言志,文章写得生动、接地气。作者对当下新媒体有着深刻的认知,并尝试着通过文字把景情理融为一体,把景写得更逼真,把情写得更浓烈,把理写得更富有哲思。在《记忆中的龙洞庵》一文中,作者发思古之幽情,咀嚼历史之况味,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生命的体验,在千年古刹中体会人生之须臾,思考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人生。以一种特立独行的风骨穿越历史的苍茫。徜徉祖国的山山水水,爱在其中,陶醉在其中,我们应该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并为她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明元的言情建立在真实的景物描写之上,他的思考升华就有了引起共情的力量。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对生活场景的描写都是极有生活气息的。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生活的礼赞。万物有情,万物养人。生活即修行,道在生活中。


明元对于事业是认真而虔诚的,这是他做人的原则、做事的风格。在文学的跋涉和攀登之中,他心怀理想,笃定前行。而登山的乐趣,恰在于步步坚实和坚定,在于一步步向着目标前行。那意义和价值全在于过程之中,而那欢乐全在于仰望之中。


三千年前有人发明了飞翔,在迷楼里的父子,要借助翅膀飞出迷楼。父亲叮嘱儿子:勿飞高,为太阳光熔;勿飞低,为海所淹没;中间层飞,最好。儿不听,直飞太阳。最终他掉到海里去了。这个叫伊卡洛斯的少年那飞天的理想才是上苍给予人类的特质,只要这种不屈的特立独行的精神长存,人类就将飞向更辽阔的未来。无论人类前行的道路多么艰辛,人类的精神世界总有阳光普照之光华灿烂。“愿逐月华流照君”,那是对生命本质的热爱,是人之为人永恒的动力源泉。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那是加缪的,也是所有热爱生命的人所共有的。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