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卢明清:金鼠玉冠戴

金鼠玉冠戴


作者:卢明清


收藏了一件好的藏品,就等于收藏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最近几年,我喜欢上了玉品收藏,尤其对高古玉情有独钟,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玉品有着古代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的记忆。日前,我收藏的一件和田青玉冠戴,很值得玩味。该玉品采用挖空再浮雕工艺,正面雕刻的是西域人的肖像,深眼窝,鼻梁高挺,胡须、鬓毛蜷曲似钩,两道浓眉特别夸张,大似鹰的翅膀,典型的新疆古于阗人形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风格尽显。另有一支龙头玉簪穿过其中,以便顶戴时将冠戴与头发固定在一起。



特别吸引目光的是肖像脑门雕刻的动物,乍一看似龙头,再细看,该动物的两只耳朵向后,如听疾风骤雨,鼻孔朝前,正在嗅寻当下气味,目光炯炯,敏锐地观察着四面八方。原来,这是鼠头,与整个玉品相比,所占比例虽小,却是这件玉品的重要赏点。


每一个民族或国度都有其特别的文化,就拿中国来说,历来人们崇拜龙凤,龙凤寓意龙凤呈祥;有的地方崇拜大象,体现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有的地方崇拜骆驼,骆驼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的地方崇拜狼,人们借以赞美协作精神和强大的生存能力;我们连云港人在崇拜龙凤的同时,还崇拜猴子,那是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把猴子塑造成为孙悟空(孙大圣)的原因。孙悟空特别神勇,爱憎分明,它的老家在连云港的花果山,水帘洞是它的行宫。孙悟空曾受命协助师傅唐僧西天取经,归来被封为斗战胜佛,它不但是连云港人心目中的神明,也是全世界人民所崇拜的一个高大上形象。那么,老鼠和古于阗人是什么关系呢?它有何能耐,被于阗人放在头上、记在心中?


《西游记》中的唐僧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他叫玄奘,出生于河南洛阳,俗名陈祎,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僧人、学者和翻译家。玄奘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了求得真正的佛教真理,他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印度求法,最终成功返回并带回大量佛经。玄奘不仅在佛教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还促进了中印两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玄奘当年沿着丝绸之路去西天取经,凡经过一国,总有记载,他在《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一个关于古于阗国生死存亡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匈奴大军入侵于阗。于阗国王率领军民坚持抵抗,但因人口少、兵力弱,只能困守城池。一天,于阗国王在劳累中睡着了,一只硕大的老鼠进入他的梦境。它告诉国王,务必在某一天的天亮前出城攻打匈奴,定会取胜。于阗国王醒来后左思右想,反正于阗国兵力弱,抵抗匈奴本就毫无胜算,不如按梦中老鼠的提示,进行拼死一搏。于是,在老鼠既定的那天天亮前,国王率兵向匈奴营地发起突袭。匈奴大军兵强马壮准备大战一场,没想到,缰绳、弓弦等所有有系带的地方都被老鼠咬断了。最后,强大的匈奴士兵被于阗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于阗赢得了胜利,人民载歌载舞,并走上强国之路,匈奴再也不敢来犯。从此,于阗人不但为老鼠建祠设祭,每经过鼠穴时,总要下马礼拜,将老鼠视为神明。


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西域传》对于阗王戴“金鼠冠”的故事早有记载。1900年,探险家、考古学家,原籍匈牙利的英国人斯坦因在于阗附近发现一块木版画,这块木版画上绘有头戴金鼠冠的国王形象,可以视为于阗人崇鼠的一个物证。记者收藏的和田玉冠戴,是不是于阗国王曾经使用过的冠戴,有待考证,但是从中能够清楚地看出,于阗人与老鼠的故事曾真实地流传,并被这件玉品记载。一日,在苏州,记者把这个故事讲给文物鉴定、修复专家欧光军老师听,他听后表示赞同。


和田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影响深远。于阗现在属于新疆和田的一个县,盛产和田玉,从古至今,这里的人们离不开玉,站拿玉,睡枕玉,文房摆玉砚,军营挂玉剑,手中握玉玺……玉的生命就是于阗人的生命,玉的精神就是于阗人的精神。


我收藏的这件玉冠戴,泥土沁色混合水银沁色深入肌体,包浆老而散发玻璃光,玉色温润暖人。玉遇有缘人,我认为,老鼠协助于阗人打败侵略者,取得胜利的精神,如金玉一般珍贵,便将这件冠戴命名为“金鼠玉冠戴”,每每与其相视,它好像要向我讲述关于丝绸之路以及于阗人与老鼠的故事,那些故事,对于今天跋涉在“一带一路”征途上的人们,一定大有裨益。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