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秀莲
大海是个宝库,藏着成千上万的物种,海沙子就是其中之一。海沙子是沿海人习惯的叫法,它的学名叫海瓜子,因为它的形状跟南瓜籽、冬瓜籽相似。
每年夏季大海跌潮后,在泥滩、沙滩上有成片的、厚厚的海沙子,它们是被海水冲上滩涂的。海边的人们都带着特制的像簸箕一样形状的工具,这个工具上面是铁的,底下是网兜子。赶海人用工具扒,扒满一簸箕,都要放到海水里来回晃动,荡涤泥沙,捞干净后再装进口袋里。直到要涨潮了,赶海人才带着海沙子上岸。有的人一次能扒几百斤,最少的也能扒几十斤。
赶海人把扒来的海沙子用小车推、挑、抬回家。然后用筛子把那些小的筛掉,把大的洗干净放到大锅里,放少量的水,用大火炸开。然后捞出来放到大盆里,用笊篱把海沙肉淘出来,剩下壳和小的海沙子一起送到庄稼地里做肥料。
就这样一锅一锅地炸,一盆一盆地淘,那些被淘干净的海沙子肉跟黄豆粒子大小,外面是浅白色,内里的肉,是灰黑色的。
人们用它来炒辣椒,或者用它来炒鸡蛋、蒸鸡蛋吃。爱喝酒的人,再喝点小酒,那真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
在20世纪80年代前,海沙子尤其多,海边的人就指望扒海沙子,淘海沙子肉去集市上卖,用卖海沙子肉的钱买粮食和生活用品。
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和盛具,只能把海沙子肉放到瓦罐盆里,再把盆放到两个竹筐子或者柳条筐子里,挑着去临近的集市上卖。买的人也得用准备好的茶缸、瓷罐等买,不像现在用塑料袋子装很方便的。所以,那时海沙子非常多,海沙子肉也不值钱,才两三毛钱一斤。再者,在那个年代,社员们都要出工干农活,不能随便到处去。所以,只有妇女孩子们下海扒海沙子,只能把淘好的海沙子肉挑、挎,到附近的村庄里走街串巷地叫卖。
因为时间不能太长,怕海沙子肉变质,只能便宜地卖掉。所以,内地人和西部的人根本吃不到。
再后来,靠近海边的农民种庄稼需要肥料,那时候又没有化肥,生产队长就组织社员们带着工具,到大海里去扒海沙子造肥。那些成堆成片的海沙子,社员们扒的扒,涝的涝,很快就扒满一拖拉机盒子。司机开到大场边的空地上卸下来,有专人负责堆起来,外面再用稀泥泥好,在太阳底下暴晒发酵。就这样周而复始,那些一堆堆海沙子就成了很好的有机肥料,使庄稼茁壮成长。
改革开放后,有好多人搞养殖,养鱼、养虾、养蟹。这些鱼虾蟹需要喂饲料,就有人在有关部门的管理下,承包了大海的滩涂。他们把海沙子卖给养殖户喂鱼虾蟹。鱼虾蟹吃了海沙子就长得快、长得肥、长得大。养殖户把它们流入市场,流向全国各地。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承包户、养殖户很快就成了暴发户。大海的资源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了,拉动了经济。所以,沿海地区的人们要比内地和西部人富裕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海受到了污染,海沙子比以前少多了,浅海滩基本上没有了,赶海人都用特制的网子到深海水里去捞,有好多渔船开到深海里捞。那些做海货生意的人,都提前和船主签订协议,他们捞的海沙子都得卖给他。
做海沙子生意的人把收来的海沙子,堆在他们专用的地方,再雇工人把海沙子里的杂物和空壳拣干净,再分等级装箱子,通过物流运到全国各地。
这样海沙子就比以前贵多了,海沙子肉比以前贵了几十倍,能卖到15元到20元不等。
海沙子的身价提高了,扒海沙子沤肥的场面已成了过去,但它还留在海边人的记忆里。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