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惠雷
我打小就喜欢钓鱼,周末“重操旧业”。今年的第一次“开竿”选在一条大河里,虽说鱼儿个头不大,但是总数可观。结束时,将小鱼放生后我无限满足,刻在脑海里的钓鱼记忆也随之激活,一根根钓竿“述说”着生活的年轮印迹。
20世纪90年代,改善伙食的竹竿。儿时我学会钓鱼,是为了改善伙食。在河边找根芦苇,把母亲缝衣服的线系上,从长辈那儿找个鱼钩绕上,挖些蚯蚓挂上,就完成自制钓鱼“装备”。抓一把米,往河里里一扔,我就安心等鱼上钩。芦苇鱼竿不结实,我就到处找竹林砍竹竿。印象中最完美的鱼竿是父亲的“五节杆”,父亲把它送给我,我当成宝贝,每次钓鱼前后都仔细“保养”。那时,小沟、小池塘里都有鱼,有鱼饭桌上就有荤菜。
进入新世纪,玻璃钢竿逐渐流行。钓鱼时看见别人用玻璃钢竿,我羡慕得要命,但没钱买,就把母亲给的零花钱存着,把端午节前到河边采集芦苇叶卖的钱攒着。终于凑够了35块钱,在1998年的一天放学后,我跑步到渔具店,买下了惦记已久的玻璃钢竿,爱不释手,恨不得睡觉都抱着。从此,钓鱼可以一节一节地伸缩了,鱼线也变成尼龙线。这让我触碰到创新的便捷,体会到执着的快乐。
2010年前后,碳素竿逐渐替代玻璃钢竿,鱼线、钓饵等钓鱼装备不断细化,购买渠道也变为线上、线下。这时候,我工作了,有相对稳定的收入,购买钓具只需“随手一点”。只是河流被污染,河水由清澈见底变为“五颜六色”,再加上一些不法分子疯狂电鱼、药鱼,野生鱼逐渐少了。想钓鱼只能去垂钓中心、养殖鱼塘等地方,少了碰到“杂鱼”的期盼,鱼竿使用频率不断降低,只能在心底呼唤环境的改善。
近年来,人们渐渐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府逐步整治关闭环保不达标的企业,河水渐渐清了,鱼儿也多了。河边聚集了一群群垂钓者,在昔日遭到污染的河流里钓起一条条鱼儿。我想,这是最让我们动容的时刻,见证了环境在改善、时代在进步。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认识到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在逐步实现。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