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孙延兵:一碗手擀面

一碗手擀面

作者:孙延兵


1996年的春天,我参加的会计大专自学考试还剩下高等数学一门。为了确保考试顺利通过,我报名参加了高等数学自考辅导班,培训的地点是海连中路的新浦中学,也就是现在的解放路小学所在位置,培训的时间是晚上七点至九点。为了能找个好位置,每次我都是中午多做点饭菜,下班后匆忙吃点便从海州出发。


  路程虽然不算远,只有十几里,但我那破旧的自行车摇摇晃晃、跌跌撞撞,每次骑到那里大概需要半小时。


  待我上完课从新浦往海州走的时候,往往已是饥肠辘辘,肚子不时发出饥饿的呼唤。而路边大排档各种炒菜散发出来的香味分分秒秒在诱惑着我的胃。


  有一次,我骑车到海州大转盘附近时,又累又饿,便停下来吃了一碗素的手擀面。想不到,自那以后,我竟深深地爱上了手擀面,在参加高等数学辅导的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晚上路过那里,我就像条件反射似的,忍不住停下来吃上一碗,心中仿佛又充满了无限力量,回到宿舍继续投入紧张的学习之中,最终顺利地通过了高等数学的自学考试。


  大概是吃的次数多了,加上我那浓浓的淮安口音,大排档老板便知道我是外地人,时不时跟我闲聊。从谈话中得知他是住在海州园林附近的农民,家里四个小孩,为补贴家用,夫妻俩晚上出来摆大排档,旁边那个十五六岁帮端盘子的女孩就是他们的大女儿。


  大排档有米饭,有炒菜,也有水饺、馄饨、面条。


  我吃的基本是面条,准确地说是素面条,两块钱一碗。其实就是白水煮面,快煮好时,放点排骨汤和青菜,然后碗底再放点切碎的香菜、蒜苗、榨菜,还有酱油之类。不过,味道真挺好。


  老板是个精明又有温情的人,在我一连吃了几次面条以后,面条与汤的分量多了不少。这细小的变化,让我很感动,仿佛吃的不是面条,而是一份浓浓的温情,就是现在想起来,也满是温馨与感动。在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有朋友来海州玩,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他的大排档吃,像是一种补偿,又像是一种回味,直至后来他的大排档不干了。


  如今,我还经常吃手擀面,吃着吃着,就会想起二十多年前,晚上骑着自行车来回穿梭于海州和新浦之间的自己和那对摆大排档的农民夫妇,有感动,有庆幸,更多的是怀念和感恩。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