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张成杰:山川存古韵 巾帼赋新声———漫谈当代巾帼山水田园诗

山川存古韵  巾帼赋新声

———漫谈当代巾帼山水田园诗

□ 张成杰


  我国的山水田园诗,起于魏晋,兴于唐宋。唐代是山水诗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其所涉及的题材范围很广,从名山大川到五湖四海,从原始的自然山水到人文的田园别业。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他们既继承和发展了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山水诗那细致描摹山水景物、融理入景的诗风传统,同时也受到了陶渊明田园诗清新自然的诗风的影响,“一切景语皆情语”。而诗仙李白,大半生都是在那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称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贺知章读了他的《蜀道难》更是赞赏不已,说他是“谪仙人”。他把我国山水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山水田园诗不仅数量上大增,而且在题材表现上亦更为广泛,诸如湖光山色、田野风光、农事劳作、风土人情,以及农民生活的喜怒哀乐,无不尽显诗中。从山水田园的角度,真实、全面、深刻地展示了宋代的社会风貌。如苏舜钦的《过苏州》、梅尧臣的《川上人家》、苏轼的《过大庾岭》、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等等。


  自古以来,自然的山水便是文人们心灵的港湾。当人生道路受到挫折,即仕途上失意的时候,便将身心寄托于大自然美妙的风景之中。而在历代的男权社会里,诗人这一心灵的港湾,只是男人们的天地,女子是很少涉足的。女诗人的作品,往往以眼前的景物抒发幽怨之情,所描写的是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别离相思的痛苦,以及悲叹自身不幸的遭遇。回眸历史上那些山水诗名篇佳作的作者,如南北朝的谢灵运、鲍照、谢朓、陶渊明,以及唐朝的孟浩然、王维、李白,宋代的苏轼、梅尧臣、辛弃疾、范成大……没有一位是女诗人。


  据考证,在唐朝290年间就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其中李冶、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并称为“唐代四大才女诗人”。宋代比较著名的女诗人,有北宋的谢希孟、温琬和南宋的朱淑真、李清照等。在这些杰出的女诗人中,只有唐朝鱼玄机的《江行》《题隐雾亭》、薛涛的《筹边楼》《海棠溪》以及宋代李清照的题《八咏楼》《钓台》、朱淑真的《西湖八绝句》等寥寥为数不多的山水诗词,而且并非都是精品佳作,更不能代表本人卓越的水平。所以,在历代山水田园诗中,很少有女诗人的位置。


  如今,随着交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到自然山水中游玩、沉醉,旅游成为各个群体开拓视野、减压、提升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人们在游览锦绣河山的同时,也以传统诗词的形式讴歌山水带来的赏心悦目的情感体验,以至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当代新的山水田园诗。另外,由于微信、抖音及各种网络平台的发展,也让人们诗词创作的交流更加便捷,无形中也在促进当代传统格律诗词的传播与发展。


  尽管尚没有权威数字比较精确地统计出当代有多少人在写传统的格律诗,但保守估计应达数万之众。仅从山水诗创作的角度来说,当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态势,应当是我国历史上山水田园诗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


  当代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者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中,女诗人的作品无疑撑起了当代山水田园诗词的半壁江山。


  当今女诗人的年龄结构、职业背景等虽然差别很大,但她们的作品中都共同体现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和对人生的体悟,对祖国、对土地的爱恋,其作品既表现着平和与温馨,又潜动着激情与浪漫。她们在继承传统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之精华的同时,反映了当代生活面貌,在内容上和技法上也都有所创新,跳出了历代山水田园诗词的框架,呈现出不同风格的多样化特征。


  在她们的一些作品中,有的很注重遣词造句,语言雅正,其文人气息较为浓厚。如苏些雩的《南歌子·鼓山暮色》:“倏忽风来逛,填然鼓作声。回眸恰见晚霞明。半绕青山半逐鸟嘤鸣。兀岸凌霄立,恬闲待月升。不知尘世抑蓬瀛。一岭芳菲醒了满天星。”周燕婷的《西湖泛舟》:“婉转莺声在柳条,雪边寒意已全消。和烟收拾闲情绪,一桨分波过断桥。”

  也有的山水田园诗善用浅显易懂的口语描写农家生活,极富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这样的作品很接地气。如孔召芝的《赏温泉千亩油菜花》:“和风轻卷浪千寻,璀璨晴光接远岑。差幸地偏未开发,乡农得以种黄金。”戴林英的《蝶恋花·忆儿时农家乐》:“一月春风吹万亩。二月翻松,三月禾苗厚。四月蚕花初结豆。新抽麦穗频招手。五月酸梅馋到否。六月西瓜,七月沙梨诱。八月归仓金斗斗。家家满上丰收酒。”


  还有的诗作以清空、灵动的语言表现山水的自然灵性和田园的恬淡之美。如郎晓梅的《清晨独下凤凰山》:“出馆动秋风,危岩凭偃仰。山林垂古藤,涧瀑叠清响。森翳且无人,行歌未劳杖。转弯幽峡开,曙色惊天广。”崔杏花的《西江月·夏日洛口》:“或浅或深绿意,宜晴宜雨时光。风轻云净是湘江。不染一丝惆怅。    杨柳岸边白鹭,牵牛花上斜阳。低飞淡抹又何妨。爱此悠然模样。”


  此外,像封明珍的《湘西小镇》:“轻舟不解影参差,摊破波光向日齐。芦岸风多分雁字,人家屋老近沙堤。久吟园圃橘为主,凭倚青山云作梯。此际寻秋休远去,好秋尽在洞庭西。”林素芳的《踏莎行·游流翠台有寄》:“嘉木含烟,红梅浥露,黟山翠色云间住。茅亭犹见旧瑶琴,当时人在花深处。桐影苔痕,寒崖鸟语,相逢一笑多俦侣。春风此日向谁吹,石泉煮茗听新雨。”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很强,充满着诗情画意。韵律和谐柔媚,感情真挚,具有淳朴深厚之美。


  在继承传统上面,许多人写诗都喜欢用典,或者化用古人的名句。用典、化用名家名句,如果用得准确、适当,是可以加分的,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妙。反之,则会弄巧成拙,若“画蛇添足”。


  而武明星的《小重山·伊芦山访古》:“名始先贤伊尹庐。我今来访古、踏秋芜。烹鲜治国亦无殊。何曾有、君子远庖厨。 古寺客稀疏。念钟离义气、断头颅。六神台上辨荣枯。叹世事、回首白云孤。”王建美的《喝火令·潼关怀古》:“又至潼关路,箫声灞下休。渭河空剩柳轻柔。鲜衣怒骑公子,终究逝春秋。遍访华清处,唯余白水悠。更添游客密如稠。不见褒姒,不见蒋公留,不见美人无力,顾盼月光幽。”宋玉秋的《木兰花慢·山海关怀古》:“踞雄关锁钥,镇辽海,护神京。记战鼓东来,烽烟北去,洗甲鏖兵。长扃。朔风冷雪,带征尘万里到边庭。吹彻胡笳汉月,听残野树秋声。营营。策马拥旌。拼一死,佑安宁。最可悲、误了将军大业,谁与纵横。哀鸣。怅怀往事,叹功过已散暮云平。野草闲花淡淡,荒台故垒青青。”这些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用典入情入理,其词情致深婉而又寥廓高远,深婉中见含蓄,蕴藉中有辽阔的意境。把人们带进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既充溢着古韵,亦悠扬着新声。


  还有像周燕婷、孟依依、穆燕玲、仄恋平、张绍云、穆维华、张冒彩等女诗人,她们各自以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从不同视角与层面,对当今山水自然景观加以描述,并倾注着她们炽热的情感。因为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在渊涵全国各地一百多位女诗人的《当代巾帼山水诗词选》中,则可见一斑。


  这些遍及全国各地的优秀女诗人,她们都曾在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山川景物,亲身领略到山海风光那无穷无尽的自然美。她们以形象化的语言表现景物特征,提升自然的审美情趣。她们对景物的观察、描写都得心应手,她们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简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极大地提升了山水田园诗的形象美感,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读来富有感染力,充分体现了自然山水的秀美与宁静。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以说,当今层出不穷的女诗人的精品佳作,为中华传统山水田园诗增添了新的光彩。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