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二胎”放开后,如何破解资源紧张问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紧缺,有哪些措施?江苏省教育厅发布5问答,详解基础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近年来,由于“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务工人员的持续涌入等因素,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现有的教育资源造成较大的压力,请问江苏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
答:基础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是江苏近年来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我省在人口持续增长、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双重压力下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是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集中反映。在化解学龄人口增加与学校数量不够的矛盾方面,我省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精准开展预警预测。2017年起,我省开始针对基础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进行预警预测:如果资源缺口在30%以上,发红色预警报告;在20%至10%之间,发橙色预警报告;10%以下发黄色预警报告。2019年预警报告显示全省缺少2143所学校,2020年缺少1986所,2021年缺少1790所,总体上紧缺情况得到改善。二是科学规划布局。我省在城市规划和乡镇乡村振兴规划中,明确教育的专项规划。原则上,1万人以内设置一所幼儿园,1至1.5万人设置一所小学,3万~5万人左右设置一所初中,10万人左右设置一所高中。三是采取项目化推进的方式建学校。近年来,我省每年都把教育资源建设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按照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法进行项目化推进,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以上,义务教育学校350所以上,普通高中50所左右。四是强化政策保障。我们通过教育民生事项的双月通报、跟踪指导、资金奖补、督导考核等方式,强化资源建设的政策保障。每年我省都超额完成了中小学幼儿园的建设任务,有力保障了基础教育资源供给。
在未来一段时间、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把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并在建好学校的基础上采取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办好学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努力让老百姓更加满意。
2.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教育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问在创新教育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成效方面,全省教育系统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答:过去一年,我省围绕教育服务主要做了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的服务升级。抗疫期间,“名师空中课堂”发挥很大作用。其中,上线课程达到15000节,线上值班的答疑教师13万人,累计访问量超过6亿人次,覆盖了7000多所中小学校,包括一些农村教学点,有力保障了“停课不停学”,也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可选择性的学习需求。在做好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各地各校也更为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开展针对学生的心理热线、心理辅导服务,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以及视力问题。二是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持续推进。延时服务覆盖的义务教育学校数超过71.43%,直接服务学生超过了1/3,部分学校和地区在推动课后延时服务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好的做法。比如,泰州市姜堰区推出了课后服务的套餐制,提供“强基固本类”“品味经典类”“张扬个性类”等模块供学生选择。2020年,省财政安排了1.9亿元用于苏北地区课后服务的补助,南京市每年拿出2000万专项资金用于课后服务,苏州的张家港市一年拿出1000万用于课后服务。三是家校协同育人格局基本形成。我们努力构建新型的家校关系,2019年颁布《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后,全省各地建立了多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家长及专家共同参与,深入研究和主动化解学生健康成长问题。大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实现了全省1.4万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全覆盖。四是做好疫情期间的境外“返苏”中小学生的入学服务。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疫情期间境外“返苏”中小学生的入学具体办法,这也是一种探索性的首创,较好保障了基础教育各学段境外返苏学生顺利入学。
“十三五”收官以后,我们将在“十四五”时期形成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省基础教育系统将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将“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落实到教育管理的核心决策中,落实到新型的家校社关系上。我们将更多遵循每一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更多注重教育过程的平等,更多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更多满足每一个服务对象的需求,以服务能力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近年江苏对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紧缺问题,采取了哪些办法措施?
答:近年来,江苏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针对中小学生源剧增造成编制不足、人口流动引起城乡编制比例失衡等问题,一方面,根据生源变化,加大省级统筹力度,跨区域调剂编制,省委编办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挖潜创新强化基础教育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采用编制“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方式,从有存量编制的淮安等5个设区市统筹1万名教师编制,到苏州等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多、教师编制短缺严重的设区市。另一方面,打破编制城乡、校际壁垒,南通等四市从县镇向中心城区调剂9139名教师编制,有效解决生源向城里集中造成的中心城区编制短缺问题。
针对公办幼儿园编制短缺问题,试点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备案制教师与在编教师实行同招同酬同管,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教师编制空缺时优先招聘备案制教师。目前全省已有7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共聘用备案制教师20309名,这些教师工资待遇已全部或部分纳入同级财政保障,有效提升了幼儿园新招聘教师的质量。
4.如何提高乡村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答:针对江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十三五”期间,我省启动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省级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专项经费,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通过领军校长(教师)培训计划,为乡村学校培育500名领军校长(教师);通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培养培训10000名学科带头人和200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重点向苏北地区倾斜,为苏北形成一支本土化的乡村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2019年启动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省级培训千人计划,每年分别培训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各1000名;2020年启动乡村教工之家建设,计划3到5年建设300家,强化乡村教师文化生活和专业成长。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县域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江苏在推进申报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方面进展如何?
答: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精神,推动县级人民政府履行发展学前教育责任,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地根据评估方案和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和督导评估申报工作。
2020年全省共有17个县(市、区)申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了综合审核,形成审核报告,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有关申报县并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认真整改。我们结合各地整改情况,按照从严原则,确定南京市玄武区、建邺区、鼓楼区和镇江扬中市等4个申报县进入省级实地核查环节。12月7日至11日,组织两个核查组对这4个区(市)进行实地核查。综合材料审核、实地核查和社会认可度调查结果等方面情况,经公示无异议后,作为我省首批申报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县报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我省是全国开展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的三个省份之一,下一步将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安排,迎接国家现场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