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海实验中学和灌南县大圈实验学校城乡联动协同发展

(记者 杨智 通讯员 孙永清)五月,夏风轻拂,吹响教研新篇;暖阳洒落,照亮城乡发展大道。为贯彻落实连云港市《城乡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搭建城乡教育合作平台,实现结对帮扶、资源共享、问题共探及成果共享,近日,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和灌南县大圈实验学校“城乡教研共同体”共建学校签约仪式及交流活动在灌南县大圈实验学校隆重举行。

为搭建两校发展的沟通桥梁,开启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新篇章,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一行20人由党委书记、校长董大溧,副校长刘蓓蓓领队奔赴灌南大圈实验学校。教学处和九年级管理处组织九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法、历史以及八年级地理、生物等中考学科备课组长参加了本次活动。灌南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梁杰和灌南县大圈实验学校校长孙年明率领骨干教师团队共同参与。活动由灌南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训处主任许从林主持。

在签约揭牌仪式上,灌南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梁杰对两校“城乡教研共同体”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两校“城乡教研共同体”是连云港市“优学乡村”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两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海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董大溧和灌南大圈实验学校校长孙年明在共建书上庄严签字。两位校长都表示,连云港市“优学乡村”的具体成果——新大“城乡教研共同体”的成立,对于促进两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教育融合发展、城乡携手并进的一次有益尝试,必将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共同提升开辟新的路径。

灌南大圈实验学校孙年明校长表示将做好主体校份内事,希望本校老师珍惜机会,把准身份,虚心学习。新海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董大溧表示将发挥好牵头校的作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他指出,两校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扎扎实实做实共同体,促进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灌南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梁杰则表示,灌南县教育局将会全力做好保障服务,从经济上、人才上、精神上给予支持,他希望新海实验中学能常传经送宝,资源共享,也希望大圈实验学校主动作为,向名校靠拢,学习经验,找到发展新途径。

签约仪式后,来自新海实验中学的朱中金和董国芳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一节示范观摩课,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巧妙的教学设计、灵动的课堂深深地感染了大圈实验学校的师生;来自大圈实验学校葛正艳和吴淑文两位老师也分别执教了两节观摩课。教师课堂教学的严谨扎实、学生课堂学习的淳朴认真和良好习惯,都给新海实验中学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新海实验中学参加活动教师走进灌南大圈学校的课堂,零距离感受大圈实验学校的教学常态。

听课结束后,新海实验中学教师分学科与大圈实验学校的备课组长们就九年级毕业班复习教学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两校教师针对最后一个月的中考复习策略与时间安排、课堂效率提升措施等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

两校“城乡教研共同体”的成立,是我市”优学乡村“结出的硕果,不仅为两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还将促进两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的协同发展,两校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将在分享中共同提升。此项活动的开展必将书写两校共同发展的新篇章,也必将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梁红燕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