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文旅动态

李汝珍的笔下世界: 镜中花,水中月

cw21c14e

□史卫平

【连网】 自是君家多谪仙,人间哪得有新编。十年未醒红楼梦,又结花飞镜里缘。

海州板浦东大街边,一处幽静古朴的院落,距今约200年前,那位号称“松石道人”的李汝珍在此写出了《镜花缘》。

著书者早已离开尘世不知葬于何处。幽静的院落中,草木深深,人去房空。唯有无声的青砖黛瓦,伴随着它的主人,见证了那部如“镜花水月”般的著作从这里诞生。

cw21c14c

cw21c14b

古镇,故居

沿海州通往灌云的204国道往南,约摸30里地,即到了古镇板浦,拐上小镇的东大街,走不多远,就可看到路边的李汝珍故居。

故居门厅的门楣上,悬挂着“李汝珍纪念馆”金字匾额,出自著名书法家尉天池手笔。院内遍植常青树木。现在正值五月,其中一个小院里,一棵歪脖子石榴树上一片火红。正厅后院,有一棵200多年的皂角树,傲骨凌空,阅尽岁月沧桑,北墙上书写着王羲之体的“镜花水月”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正厅中,矗立着一尊李汝珍的塑像。大厅陈列柜内有中外多种文字版本的《镜花缘》和学术论文、研究资料,从中可以了解关于《镜花缘》的学术价值。大厅墙上挂满一些名人学者的书法绘画,内容大多与李汝珍和他的《镜花缘》有关。

现存的故居是一座两进院落的清代建筑,共有房屋12间,分为起居室、书房、客厅和棋艺室,青砖黛瓦,雕廊飞檐。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布衣文学家李汝珍的生活和写作情景。起居室内的陈设具有清代海州一带的风情。书房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着当代画家王宏喜所绘“李汝珍著书图”,画面上李汝珍在凝神构思,栩栩如生。客厅是李汝珍会友之处,对他创作产生影响的两个内弟许乔林、许桂林经常和他在这里进行诗文唱和,为李汝珍写作《镜花缘》提供了许多重要素材。棋艺室由客厅西间和西厢房相通,布置高雅而简朴。

在板浦结识“二许”

李汝珍,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大约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李氏弟兄三人,李汝珍排行老二。乾隆四十八年至嘉庆四年(1783年—1799年),其兄李汝璜担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卸任后又在板浦场居住多年(见《嘉庆海州直隶州志》)。李汝珍20岁左右随李汝璜从大兴移居海州的板浦,原住在盐课司大使衙门的后院西书房内,有缘结识了板浦“二许”(许乔林和许桂林),后又续娶“二许”的堂姐为继室。

李汝珍于1801年到河南做过县丞,时间很短,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板浦,可见他是科场的一个失意者,仕途潦倒。

许家当时在板浦是望族。许乔林和许桂林兄弟俩诗词歌赋无所不通,成为名震苏北的“板浦二才子”。李汝璜从板浦调任外地后,李汝珍一度寄住在许家后院书楼上,与“二许”切磋会文甚为方便。书楼两厢即是许家藏书室,有利于他著书翻阅资料。

镜花水月《镜花缘》

李汝珍博学多才,花了大量时间研究音韵对弈之类,除了《镜花缘》外,还著有《李氏音鉴》和《受子谱》(收集了200多盘围棋残局)。《镜花缘》的酝酿、创作都是在板浦完成的。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完稿,历时20余年,其间,三易其稿,创作态度极为认真严肃。书成后先在亲友中流传,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正式付印出版。

许乔林在《镜花缘》的题诗里,写下了“十年未醒红楼梦,又结花飞镜里缘”的诗句。

据《中国文学史》考证,李汝珍早就计划写《镜花缘》一书,并打算写200回,即《镜花缘》100回,《镜花后缘》100回。自从到了海州板浦,游览了云台山等名胜,尤其是结识了“二许”并与之成了姻亲之后,便得到了“二许”的大力支持,为他提供许多资料。李汝珍在《镜花缘》中采用了许桂林数学著作中的许多资料,如第93回关于灯球的算题就可以在许桂林写的《冰天谜虎》一书中找到原资料;《镜花缘》中的唐敖在女儿国治水一段,也系参考了“二许”之父许阶亭的水利专著《河防秘要》中的有关内容。 

在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镜花缘》是十分独特的,全书100回,前50回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和唐小山寻父的故事,后50回写武则天开科考试录取100名才女,表现众多才女的才华的故事。小说内容庞杂,涉猎的知识面广阔。小说颂扬了女子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会地位,批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

作者借想象中的“君子国”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的礼乐之邦,“国主向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这里的宰相,“谦恭和蔼”,平易近人,这里的人民互谦互让,无论富贵贫贱,莫不恭让有礼。小说由此来否定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小说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以虚构的“两面国”、“穿胸国”等内容,批判了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冒牌儒生。《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的素材,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等表现手法,创作了这部独特的长篇小说,成为后世了解18—19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愤世嫉俗心态的宝贵长卷。

但是,这部小说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小说只注重了故事情节的叙述,而忽视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尤其是后半部偏重于知识的炫耀,人物形象严重不足,所以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它:“则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

城春草木深

《镜花缘》问世后不久,李汝珍不知为何与许乔林闹出了矛盾,加之他的继室已去世,两人从此断绝了往来,李汝珍的《镜花后缘》也就无法再写。据《中国文学史》上说,他的晚年生活贫困潦倒,有诗道他是“耕无负郭田,老大仍饥驱”。1830年左右,李汝珍去世,其棺柩葬于何处不得而知。他的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由许乔林抚养长大(其时许桂林早已去世),此二子长大后,离开板浦回了大兴祖籍后,许乔林还曾寄钱给予资助。

彼时的板浦就叫“海州板浦”,约百年前灌云建县,板浦成为灌云县治。2009年虽复称“海州板浦”,但此“海州”已非彼“海州”,所辖地域远不能与昔日相比。

1992年,板浦的李汝珍故居被修建为李汝珍纪念馆,次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许”旧宅的位置就在李汝珍纪念馆南边不远,但早已毁于1938年的日机大轰炸。现在板浦通鱼巷内许家还有几间房,也是已改建过的,仅摆放在大门两旁的一对石鼓,是“二许”旧宅原物。

幽静的李汝珍故居院落中,草木深深,人去房空。唯有无声的青砖黛瓦,伴随着它的主人,见证了那部“镜花水月”般的著作从这里诞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