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文旅动态

刘少奇在滨海区的红色足迹

2

1

【连网】(记 者 李国瑞 实习生 闫 伟)“年初,在沭河两岸的村庄里召开‘五老’座谈会时,我听到了关于刘少奇(当时化名胡服)当年在滨海区的好多故事,有的是第一次听到,是新挖掘出来的故事。”70岁的王宗富老人告诉笔者。

1942年春天,不平常的滨海区。

当年4月10日,化名胡服的刘少奇,经过长途跋涉,和随行人员一起踏进了滨海区的腹地、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的西朱范村(当时西朱范村是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师部驻地,属于临沭县,现属于东海县石梁河镇),由此拉开了刘少奇山东之行的序幕。

刘少奇在这里的故事,在许多村落之间广为流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扰人的“小夜曲”

刘少奇常被石磨声吵醒

在滨海区4个多月的时间里,刘少奇有段时间住在西朱范村西北方向的夏庄村(今山东临沭县夏庄街)。

夏庄村周围都是丘陵,背依苍马山,村子比较大,但很贫穷。由于房屋较少,住的部队又比较多,因而住房相当紧张。

当时刘少奇住宿办公的地方在一个农家院落里,他房间的窗户外正好有一盘石磨,时值农历五月,正是大忙季节,这户人家白天要下地干活,因而都是下半夜起来推磨,磨面糊烙煎饼。

这个时辰,往往是在油灯下工作的刘少奇刚刚睡下的时候,磨盘转动的声音,人抱磨棍推磨时的脚步声,勺子舀起盆里泡好的粮食往磨眼里倒的声音,高高低低,混杂一起,交织成一首扰人的“小夜曲”。

刘少奇经常被吵醒,睡不好觉。

随行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想找这户人家谈谈,劝他能否改在白天推磨。

刘少奇知道后,笑着说:“你们这是强人所难啊,要不是农忙,谁想半夜三更睡意正浓的时候起来推磨?可不起来又不行呀,地里活正忙的时候嘛!我们想改变人家推磨的时间,是不了解人家苦衷。乍听推磨声,确实睡不着,可习惯了就好,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尊重群众,不要给群众带来什么麻烦!”

一席话,打消了周围人心中的顾虑,刘少奇也改变了自己的作息时间,以邻为友,和谐相处。

老人寻访故地

石磨已不知何处去了

1963年,王宗富正在山东临沭一中读高一,班里有个姓高的学生就是夏庄村的。“有个星期天,他带我到他家里去玩,他母亲和邻居以及生产队长都指给我看,说他家屋后的那四间茅草房,曾是一个叫胡服的大官在抗战时期住过的地方。”

“村里的老支书说,胡服同志走了以后,我们才知道他是个大官,可关心群众哩……我过去一看,是一户普通的农家,院墙全是泥垒的,茅屋低矮,石磨还在,是青石做的,磨盘下面用块石支撑。”王宗富告诉笔者。

“那个地方我记得很清楚,是在一家商店的斜对面,东西大道的北侧。”

去年,老人重返临沭,可那个地方已完全变了模样。楼房林立,绿树环绕,成为一个居民小区。打听一下,石磨已不知何处去了。

“景物有异,物是人非。但站立路旁,仍觉心潮翻涌……”王宗富动情地说。

动员当地乡亲

掀起“双减”运动高潮

西朱范村西南十几里处有个村子叫黄金斗(今山东临沭县黄金沟村)。1942年5月,刘少奇曾在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肖华、中共山东分局秘书主任谷牧等人的陪同下,徒步到这个村子做社会调查,了解这个村“双减”运动的开展情况。

在村内一所小学的院子里,刘少奇热情地会见了前来参加村民座谈会的十几位老乡,并逐一询问他们的名字,家中有几口人。

一开始大家都有些拘谨,不知如何座谈。刘少奇便说:“各位老乡,刚才我一进村就想,这个村怎么叫黄金斗村呢?你们这个村可是厉害,含金量确实高啊!”于是,大家都笑了。

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这仅仅是祖祖辈辈的梦想;有的说,建村之初先人确实千思百虑,想抓住起村名这个机会,使村子振兴起来、发达起来,百业兴隆,日进斗金,可世世代代,还是穷得叮当响;还有的村民背起了民谣:“黄金斗村无黄金,孬路破房穷断筋。老老少少盼黄金,黄金只进富家门……”

大家七嘴八舌,或蹲或坐,争相发言,都想在这位平易近人的“大官”面前说说心里话,院内一时热闹起来……

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刘少奇郑重地说:“乡亲们,黄金斗村名不副实不怪你们,因为村庄的命运不在你们手中,因为你们还没有看到黄金斗村没有黄金的真正原因,因为你们还没有看到众人一心团结起来的力量!”

停了停,刘少奇又接着说:“大伙儿想一想,关系你们切身利益的‘双减’运动在村里有没有动起来,大伙儿想不想动,敢不敢动,怎样动……黄金斗村的明天有没有黄金就全在于你们了,你们动起来,才能吃饱肚子,才能有衣服穿,才能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在刘少奇的亲自鼓励和指导下,黄金斗村很快便掀起了“双减”运动的高潮,中共山东分局以及好几处地方抗日民主政府,也都先后在这里召开了“双减”运动现场会,借以推动滨海区的“双减”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以村名为警示

坚持把抗战进行到底

西朱范村附近有两个自然村,一个叫王半路,一个叫袁半路,在行政管理上都属于西朱范村(如今三个村子统称“西朱范村”)。刘少奇住在西朱范村时,办公之余,常和山东分局以及八路军115师师部的同志到附近的村子散步。

1942年麦收后的一天,晚饭后,在村东的小河旁,刘少奇等人遇到了几位晚归的老乡。刘少奇问他们干的是什么活路,有的说锄花生地,有的说锄玉米地……当刘少奇得知其中有两位是王半路村的老乡时,便停下来,饶有兴趣地问:“你们讲讲,为什么叫王半路村呢?”

一位70多岁的王姓老人说,这是先人给起的名字,这附近除了王半路,还有袁半路,都是些小村。在两个大村之间立村,因而无论到两头的哪个大村,都只有这两个大村之间一半的路程,故名半路……

夕阳下,晚风中,大家谈得十分融洽,笑声朗朗。

刘少奇说,先人给村子命名真是实事求是,就是半程之路嘛!不过这个村名倒是给人一种深沉的启示,村名可以叫“半路”,但实际办事情可不能只走半路,要坚持到底。就像村里正开展的“双减”运动,就不能中途停下来,要搞好,搞彻底。

那几位老乡听到这儿,放下锄头,接着说,村名叫“半路”,但我们村的“双减”运动却搞得有头有尾,“减租减息”不但都签了字,按了手印,麦收时节就都兑现了呢!大伙儿可高兴了,头一次吃上香喷喷的小麦煎饼,种田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听到这儿,刘少奇高兴地笑了,说“半路不半路,办事有套路,好样的!”

送走了那几位老乡,刘少奇又以“半路”为题,对随行的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五十里不中,走九十里也不中,事情越接近成功,就越困难,就越要下定决心,越要集中精力。滨海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初的几里,到今天的纵横几百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他还说,对抗战一定要有必胜的信心,不能有小胜即止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被一时的胜利或成绩冲昏头脑,也不能被困难压倒,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脚步,办半拉子的事。要树立全局意识,以此村名为警示,坚持光明在前,坚持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