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张晨晨)10与21日,我市隆重举行了中国·连云港首届西游记文化与创意产业论坛,海峡两岸的西游记文化研究及创意产业发展领域的多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港城,这其中就包括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林磐耸,以及著名制片人、导演张纪中。活动期间,记者得以与林磐耸教授和张纪中导演就西游记文化开发和文创产业发展等进行专题对话。
原创力要跟“大众范”相契合
记者:现在全国上下,西游记这个超级IP正在显示他超强的魅力,尤其体现在影视剧制作领域,吸金能力惊人。而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开始,两岸三地已推出了不少西游题材的文创产品,那各位觉得哪款《西游记》题材的产品或造型最有文创产业的开发前景,适合做成单元性的文创产品推广?
林磐耸:最关键问题,作为历史的文本,《西游记》这种文化资源,不是我们所独自享有、专属我们的,是全世界人都可以诠释的。比如明年又是猴年,日本也推出不少西游记题材的文创产品,名著不是我们独享的,这是我们谈这个问题的前提。比如说之前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历史上的花木兰是什么样子,但自从迪斯尼的那部电影火了之后,大家心中就有了这么一个既定形象,这已经跟花木兰是不是“国产”的没多大关联了,她已经成为世界的了。
张纪中:是的,这点我深有感触。除了翻拍《西游记》,我一直想选取《西游记》中的故事,筹备和好莱坞合作拍摄一部电影《美猴王》,已经筹备了8年。但我将经过反复修改的剧本交给美国的编剧看,人家还是看不懂。我们目前还在修改剧本,并和美国的“剧本医生”交流,提出修改意见。要知道,看一个剧本写两页纸的意见需要2000多美元,但我觉得有必要。我们的文化怎样在保持传统民族基底的同时,又能迎合世界人民的口味,表现得独到且不能让人产生不适感和疏离感,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林磐耸:归根结底,开发《西游记》,不单单要考虑在国内,更要考虑到全球的运行和影响,我建议连云港这边开发《西游记》,要一开始就拥有大众范、国际范,而不是从不同年代、不同造型里面寻找商机。换句话说,最好的不一定是自己的,要从自己角度寻找大众喜欢的,国际认可的,这就是独特原创力与普世“大众范”的契合。
解决“短板效应”的策略何在
记者:在《西游记》文化发展方面,连云港的优势在哪呢?
林磐耸:我本身不是专门研究西游文化的,对《西游记》的议题没有考虑太多。发现《西游记》议题在大陆正在升温;甚至还有这么一个城市愿意将其做成一个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投入力度很大,据说投资有30个亿。我们看了以后,发现这个刚刚兴建的西游记主题公园,还在摸索阶段。
林磐耸:连云港是真正的花果山所在地,是猴王孙悟空的诞生地,天然地跟“吴承恩的故居”淮安,存在着争取文化话语权的问题。但这边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文创人才的匮乏,直接体现在高校数量少、文创企业稀少、周边文创氛围较差。此前,我在台湾参与举办了个国际学术创新大赛,目前是全世界规模第二大的,我们吸引了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近800所学校,8000件作品;但以连云港周边稀少的高校数量和文创人才,还不足以举办这种大型活动,这是文创领域很核心的问题。
记者:那该怎么解决呢?
林磐耸:当本地区环境和人力资源不足以支撑文创产业发展时,那么就要寻找另一种策略。比如,2009年,我们成立了海峡两岸文创高校研究联盟,是跟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共同创办的;发展至今,联盟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论坛,由最初的6所发起高校发展到两岸四地近160所含文创及其相关专业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而在联盟成立之后不久,杭州就很支持,主动找到我们,让我们的会址落户他们那边。要知道,这将极大丰富杭州文创人才的“蓄水池”,因为他们自知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出100多所高校;而这个策略、模式,连云港可以借用,从而把全世界最好的高校资源、文创精英吸引过来。
张纪中:连云港我来过两次,主要是为翻拍《西游记》过来考察的。连云港一直主打“西游”这张文化牌,但始终没有打好,我觉得首先是差在创意上,而创意不足,首先就要归结为文创人才的匮乏。此外,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激励手段、帮扶举措等,都是硬性要求。只有善引善用人才资源,做好持续的帮扶引导,才会使本土文创产业不断发展,文化地位也会更高。
《西游记》只是引子,多元开发才是根本
记者:林教授说,台湾文创产业很发达,要面向大众;而众所周知,市场决定消费者对它的认知,但同时也在同步迎合着大众的审美趣味,那么,两位觉得大众心中的孙悟空及其他西游人物形象会倾向于哪种审美类别呢?
林磐耸:孙悟空之所以是孙悟空,之所以深入人心,就在于他多样化、立体化的性格。归根结底,文创产业就像性格多元的孙悟空,需要不同向度、不同形式、不同实体的呈现,而不只集中于单一诉求。比如去年我们就帮扬州做了“伴手礼”,帮他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化、转型发展问题。我觉得,连云港发展文创产业,不能单一围绕《西游记》,而是善用这个机会,以其为引子,把连云港带出去;要知道,这边还有将军崖岩画,可以考虑办个国际岩画研讨会等;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化问题,而是上升到国际文化交流问题了,很值得思考。所以,善用这个切入点,将会带出更多面向,形成“拼盘效应”。
张纪中:从2008年我翻拍《西游记》,我就想做三件事,电视剧拍好,主题公园建好,电影拍好,但目前只做成了一件,足可想象文创产业开发开拓多么步履维艰。所以,除了讲求创新,我们也要革新,要有个包容度。五千年文化积淀,要怎么挖掘?没挖掘就是零价值。做文创产业,不是说教,不是海吹,而是真抓实干,最终让大众接受并享受。所以,文创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