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文旅动态

淮北盐场特区:盐碱地上短暂存在的特殊“政府”

gb28B2d

【连网】“我在1949年底考进第七期淮北盐务干校,在淮北盐场参加工作的。此时,还处于设立淮北盐场特区时期,所以,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我市老党史专家许燕鎏在家中对记者说道。他说的淮北盐场特区成立于1946年11月,撤销于1953年2月。

“为什么叫特区,因为它是政企合一的地方。”许燕鎏说,它既是露天操作的大型企业,又是地方行政区域,即当时的淮北盐务管理局,既管生产经营,又行使地方政权职能。“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曾鲜为人知,只在省党史二卷上少有记载。”

gb28B2c

盐场曾有“莫斯科”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先后进入苏北、苏中地区,部分盐场回到了人民手中。”许燕鎏介绍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波茨坦宣言》,有关受降条款和受降办法,我新四军十二纵86团,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对沦陷区的盐场进军接管。至9月20日,淮北盐场85%以上地区为我民主政府控制,只有台北盐场和台南盐场一部为国民党改编的伪军占据。

对此,蒋介石集团很不甘心,妄图独吞胜利果实,之后不久解放战争爆发,当时盐场十分危急。敌人南北两线,大举进犯,盐场解放区已收缩至灌河两岸。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和苏皖边区政府认为素有“华中金库”之称的淮北盐场,决不能拱手交给敌人,决定驻防盐场华中部队12纵86团,留下一个营(下辖两个连)与盐场地方武装组成盐警团,并从盐场干部中选调一部分精悍人员,坚持盐场就地斗争。其余随部队北撤山东。

为加强战时领导,适应战时需要,华中分局和苏皖边区政府,从实际出发,果断决定设立淮北盐场特区,在党内成立中共淮北盐场特区委员会,对盐场党政军产运销和盐务行政工作实行的党的一元化领导。“盐特委直属华中分局领导。在行政上重建淮北盐务管理局,负有企业和盐场地方政权双重职能,直接受苏皖边区政府领导。”许燕鎏说。

1946年11月,盐特委在陈家港建立,杜李担任盐特委书记。当时淮北盐场的解放区已经缩小,盐特区的行政区划,仅设置堆沟、陈港两个区和灌东、新滩两个盐场。后来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又将灌东、新滩两个盐场分别改为灌东、新滩两个区。

“1948年9月,陈港区和陈港镇被撤销,改为陈港市。”他特别强调,由于陈港是盐特委驻地,又是盐场最大的一座城镇,当时有群众把它称为盐场的“莫斯科”。而到了1949年4月,苏北全境解放,苏北行政区设立,淮北盐场特委和盐务局分别隶属中共苏北区委员会和苏北人民行政公署领导,生产业务属盐务管理局管辖。

“政企合一”的特殊机制

如今从地图上可以粗略看出来,淮北盐场特区位于江苏省的东北沿海地区,走向是从西北到东南,为一条斜形狭长地带,全长约184公里,宽20—30公里,面积为300多平方公里。跨越连云港、盐城两市的赣榆、云台、灌云、响水、滨海、射阳等六个县区。而实际上,盐场全境解放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盐特委进一步强化地方政权职能。

淮北盐务管理局除设有企业生产经营各科室(如生产、财务、计划、运销、供应、粮食)等,还设有公安科、司法科、人民法庭和监狱、执法队等。而当时,因为是“政企合一”,盐特委特别重视干部的培训工作,创建了淮北盐务干校,从1947年到1950年共举办了七期。“我就是1949年底,看到了第七期盐务干校的招生广告,才跟新浦中学的几个同学一起报考的。”许燕鎏说。而值得一提的是,报考学生须年满18岁,但许燕鎏几人尚未达到要求,于是他们就虚报了两三岁顺利考进干校。

“干校的校址先是在解放东路原盐特委机关院内前边的一幢楼内(后改为市二招),不久又搬到原盐场医院宿舍旁边的‘五条龙’,这里原是盐务局粮食科的仓库。”许燕鎏回忆道。在这里经过三个月紧张有序的培训,他们这些学员分配到了不同岗位,而他则辗转来到盐特委组织部担任干事一职。“当时政企合一,我们不仅进行生产劳作,还行使行政职权。”许燕鎏回忆道。1950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盐特委破获一些潜伏下来的敌特反革命分子,对他们的审判就是由盐务局的人民法庭进行的,其中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被处以死刑。

“我还记得当时从机关中挖出一个暗藏反革命分子xx就是在新浦第八工厂(现食品公司驻地)召开宣判大会,执行枪决的。当时印刷条件差,没有印刷布告,事前民教科长兼司法科长刘余隆布置我将判决书抄写一份,盖上淮北盐务管理局的大印,贴在盐特委的门前(原市二招驻地),以示公告。”许燕鎏回忆道。

为地方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在解放战争时期,盐特委肩负着坚持军事斗争,抵御敌人进攻和生产、运销原盐的双重任务。当时以杜李为书记的盐特委,号召盐工“一手拿枪,一手拿锹”,白天搞生产,晚上站岗放哨打游击,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政治经济上意义十分重大。

而在盐场全境解放后,盐特委更是千方百计改善盐民生活条件,尽快恢复盐业生产。据统计,1949年全淮北盐区产盐302245吨,1951年提高到591669吨,增长近一倍,超抗战前水平28%。“从解放后的4年时间里,盐特委为国家创利税18500万元,这在当时每年国家财政收入仅一百多亿的情况下,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许燕鎏说。

此外,在宣传教育、民政优抚、文化体育方面,都做出了不少贡献———创办《盐场杂志》和《盐场大众报》,成立文工队;在圩下创建小学,在盐工中开展冬学、扫盲工作。“1951年10月,我们还在猴嘴举办了淮北盐场第一届体育运动会,选拔了优秀运动员出席了苏北地区第一届运动会。”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运动会上,许燕鎏还担任了男子排球队队长。“当时参赛的运动员,都是临时从各部门、各单位抽调来的。比赛场地也很简陋,但大家的参与热情很高,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而随着三年经济恢复期的胜利结束,国家全面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中央对江苏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将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区和南京市合并,成立江苏省。同时,将原属江苏,后在战争年代改由山东管辖的徐州地区和新海连市(连云港市前身)划回江苏省管辖。

到了1953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决定,撤销淮北盐场特区,将淮北盐场划归新海连市管辖,淮北盐务局的政府职能,也随之移交。“中共淮北盐场特区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共淮北盐场委员会;淮北盐务管理局,更名为淮北盐务局。”许燕鎏唏嘘道,自此,淮北盐场特区,胜利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淮北盐务局成为单一的企业经济组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