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为全面了解我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的保存现状,稳步推进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巡视工作。11月7日,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前往海州区板浦镇,分别对位于该镇西郊尤庄村的神墩遗址和菜园村官河遗址开展了例行的文物安全巡视。
神墩遗址位于板浦镇尤庄村东50米,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属商周遗址。板浦镇尤庄、丁庄、菜园一带相传有“九十九个半墩”说法,建国后由于发展农业生产等人为因素,丁庄、菜园等处的遗址均被破坏,神墩是目前仅存的一个。文物普查期间,工作人员曾在墩上采集到石镞、石锛,灰陶鼎足、鬲足、几何纹陶片等文物遗存。1988年3月公布为灌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相关登记信息,位于板浦菜园村磕头桥以西的河道即古代官河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因海岸变迁,板浦一带逐渐现滩成陆,周边居民陆续迁入,他们“靠海吃海”,多以渔盐为生。汉武帝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文中即有“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有海盐之饶。”的记载。
唐朝初期,古海州的经济已经比较繁荣。但由于地处海滨,南至淮楚,北达齐鲁,在这一片广阔的土地上,横贯其间的都是东西流向天然的季节性河流,南北交通运输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当时漕粮的转运和食盐的运销,成为亟待解决的大事。《唐会要》载:“垂拱四年(688)开泗州涟水县新漕渠,以通海、沂、密等州,南入于淮。”官河经涟水入海州境,在大伊山以东向北至磨行口(今灌云县大柴市),从磨行口向西北沿海岸至新坝,在新坝与涟河交汇后,向北经海州西门接临洪河入海。海州西门也因此而名“通淮门”。官河的另一分支从磨行口向北至板浦附近入海。《读史方舆纪要》:“宋元符初,淮南开修楚州支家河,导涟水与淮通,赐名通涟河。”即为盐河的前身。
元、明两朝的统治者对盐业生产十分重视。为了保证盐运畅通,元代官河进行了多次疏浚,明代也很重视对官河的治理,治理工程一般由盐运使兴办,其经费一部分由运司承担,一部分向盐商集资。明代从磨行口向北至板浦的河道时称景济官河或景济河,是板浦场运销食盐的主要航道。景济官河在板浦以北入海,由于海潮长期冲刷,经常淤积,也经常疏浚。至嘉靖年间,航道淤积严重,不能行舟,致使盐运阻滞。嘉靖四十三年(1564),两淮巡盐御史苏纳川视察盐业于两淮盐场,令海州知州高瑶疏浚景济官河,同时令高邮卫知事郭卫民赞助疏浚。
清初,因淮南逐渐“海远卤淡”,淮北板浦,中正、临兴三个盐场逐渐兴旺,盐运繁盛。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加开浚,用以转运淮北盐内销,因名盐河或运盐河。又因居中运河之东,又名下中河、外河。后由于黄河带来大量泥沙,海州境内的海岸线迅速向东北推移,磨行口至新坝的航道逐渐淤塞。
至嘉庆三年(1798),盐河从卞家浦开凿至新浦,形成了盐河现在的走向,板浦至此淡出盐业中心地位。而从前官河(盐河)上“官舫估舶,帆樯相望”的繁荣景象也一去不复返,只剩下遍植蔬菜的农田与长满青苔浮萍的水塘向后人叙述着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