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文旅动态

“中国化学矿山的摇篮”锦屏磷矿的“前世今生”

gb18B2a

图为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锦屏磷矿,夜间也灯火通明。

gb18B2e

图为赵树谭老人在磷矿区吹奏唢呐。

【连网】(记者 张晨晨)“我是这里的老矿工,我在的时候,工人有3000人,历史最多时有1万多人。”一位种地的67岁老人孙西强喃喃道:那时候,一到晚上,这里就灯火通明,黑天也照得像白昼,可惜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斑驳老旧的红砖墙、露着破洞的屋顶,荒草蔓生的铁轨,只有一处高大厂房的墙壁上残存着当年的鼓动标语。

这是锦屏磷矿的老矿区,当天天气很阴沉,一派萧条气氛氤氲浓烈。可谁知道,这座依山而建,层层往上,素有“布达拉宫”之称的磷矿区,曾是全国六大磷矿区之一,亦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磷矿企业,为全国其他磷矿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gb18B2d

图为锦屏磷矿现场。

回望历史

日前,记者乘车来到了这处废弃之地,先向北再向东折向山坡,即到达选矿场的核心地段———这里凡是空旷的场地,早已堆满了一袋袋化肥,而周遭不少油菜花田,也在无声诉说着“物是人非”的沧桑意味。只要是连云港人,就肯定知道,这处曾经让家乡人引以为豪的“大公司”,是个拥有辉煌历史的老矿。解放前30年,共采原矿6万吨。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由过去的单一采矿,逐步发展成采选联合企业,共生产原矿1350万吨,向国家提供精矿粉360万吨。

进厂如进山,本以为这个占地4500平方米的废弃工厂早已荒无人烟,却总有唢呐声在耳边萦绕着,调子听得出来,是上世纪70年代的风格。伴着周遭的荒芜和阴寒的天气,冷冷透着凄切与诡异,而唢呐声更像是为这个“死”掉的厂房进行缅怀和吊唁。走到半山腰的时候,记者看到的是一派凄凉———多个高大的厂房空空如也,部分外墙已重度风化,除其中一个大车间内残存金属楼梯外,其余金属物品已没有任何踪迹。在其外部,选矿场高处的铁架仍屹立在山坡,成为整个选矿场的标志性物品。

而此时,记者也终于知道了唢呐声的来处,是由一位73岁的老人吹奏的———他叫赵树谭,每天都会到这练习唢呐,“我是这边桃花村的村民,亲眼见证了这个‘全国第一’的辉煌与没落。”赵树谭说,他很怀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矿场最热火朝天的年代。

不过,要追溯锦屏磷矿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民国初。1918年,海州锦屏山南发现有铁矿,这引起了曾任清署理商部侍郎、吏部右侍郎沈云沛的注意。不久,沈家就创办了公司开发铁矿,公司经理为沈云沛长子沈蕃,驻军师长白宝山也参与其中。由于锰铁储量少,品位低,刚刚起步的公司就停办了。就在这年冬天,一位矿工在生火取暖时发现有绿色火光,仔细观察判断为山土燃烧所致,便向上司报告。沈蕃当即派人把样品送到京城化验,最后确定锦屏山有品位很高的磷灰石,磷含量甚至高达38%。经过努力,沈蕃于1920年前后正式成立锦屏矿物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开采磷矿石的公司。

黑暗记忆

地质研究发现,十几亿年前,连云港市的锦屏山地区是一片广阔的浅海,鱼、虾等富含磷物质的生物躯体在此沉积,海底沉积物经过前震旦纪变质岩过程,形成了丰富的磷灰石矿藏。而这般丰富的地下矿藏,在战时却惨遭“毁灭式挖掘”。

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发动对华侵略战争。1939年3月,日军占领海州不久,就把锦屏矿物公司占为己有,组成一个会社实行疯狂的掠夺。为了运输方便,1941年前后,日本人还在锦屏山和海州火车站之间修筑一条小铁路,把大批矿石通过铁路、轮船运往日本。对于那段惨痛的历史,我市83岁的张学贤老人还记忆犹新,他曾目睹了日军在锦屏磷矿的残暴。“大约在1943年春,我在海州鱼市口小学四年级读书。有一次学校组织到磷矿远足。我们好不容易抵达磷矿,先是看到一大群工人挤在一个深塘里干活,塘边有两个粗壮大汉,手拿皮鞭,来回巡视,不让他们靠近。”张学贤回忆道。

“我们挤到大塘边,大家一看傻眼了,矿塘有两人多深,工人用铁锹、洋镐挖石头,挖出石头装进大筐里,两人一副筐,走在狭长的跳板上,晃晃荡荡,让人提心吊胆。再看看挖矿的工人,个个面黄肌瘦,衣衫破烂,许多人都是赤着脚干活。”张学贤说,矿塘周围环境特别脏,垃圾成堆,到处都是粪便。我们还看到了一颗死人头骨,吓得汗毛直竖。

当时,老师询问一位老工人干活累不累,老工人看周围没有监工才偷偷告诉老师,这矿是为日本人开的,挖出的矿石都运往日本了。老人喃喃道:“工人特别苦,每天从日出干到日落,想歇一下,日本鬼子的监工就用皮鞭抽打我们。生病没人管,病死了用张芦席一卷,往东边那个大坑里一丢就算了结了,不知哪天能熬到头!”

后来,根据日本战败后留下的采矿坑大致计算,从1940年到1945年,六年间,他们在锦屏磷矿掠夺了30余万吨磷灰石。

迎来新生

1948年冬天,连云港解放,锦屏磷矿获得新生。

解放后,锦屏磷矿首任矿长叫陈守鸿,他曾专门在一篇文章中如此回忆:“由于日本侵略者掠夺和国民党统治的破坏,锦屏磷矿一片凄凉,到我们接管时已是一副烂摊子。西山矿本部仅存三四十间破旧不堪的小平房,两架台虎钳,三台破机床,两台破小火车头,一台柴油抽水泵,三辆破汽车,两间旧车库。此外,有一条不到一尺宽的羊肠小道沿锦屏山南麓从西山绕到东山,还有九个水深数丈的矿坑,七名旧职人员。”

这就是当时锦屏磷矿的全部财产。

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生产,主管部门和中共新海连市委共同努力,投资250万斤小麦,又从山东各军工厂及本市公安大队抽调一批干部战士到矿山工作,白天参加劳动,晚上保卫矿山。崔毓珊是我市锦屏磷矿的采矿高级工程师,他毕业于旅顺工科大学,早在1944年就来到锦屏矿山。连云港解放后,他当即投入革命队伍,兴高采烈地参加接管磷矿工作。在那些日日夜夜,他把日伪时期的技术资料翻译整理出来,把散落的各种物资收拾管理起来,把毁坏的机械修配利用起来,使矿山很快恢复生产。

1949年夏季的某天,当时的新海连特委书记谷牧前来磷矿检查工作,崔毓珊详细介绍了磷矿资料、开发规划和产品用途,谷牧对他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精神给与了热情赞许。紧接着,锦屏磷矿由露天开采转入井下开采,先在东山采矿场兴建第一口竖井,井口搭起了第一排工棚。

到1950年初,锦屏磷矿已有职工100余人,正式组建了有关科室和工会、青年团组织。“1951年1月,华东工矿部矿山总局给锦屏磷矿下达第一批任务,为波兰生产3万吨磷灰石。为了确保完成这项出口任务,市委帮助矿上从锦屏农村和海州搬运工会招收1070名工人,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了。”张学贤介绍道:当时还是露天开采,每人一把铁锹、一把镐、一个护肩,两人一副抬筐。工资也很低,每天八斤苞米。由于思想发动工作做得好,加上招收进矿的人都是穷苦农民和失业工人,劳动热情特别高!

人才摇篮

其实,锦屏磷矿的转机发生在1953年。“国家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把锦屏磷矿列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当时这些项目通称为‘156’项,指接受苏联援助的大项目。”张学贤回忆道。1956年,他被调到市委宣传部通讯站工作,因多次参加有关锦屏磷矿的宣传报道,对此后的大事小情都心知肚明,尤其对“培养人才”这一块。

他翻出一些资料给记者看:1979年,全矿有领导干部和业务技术人员520名,80%以上是本矿培养。多年来,这个矿不仅为全国兄弟矿山培训了4000多名业务干部和技术工人,而且还陆续支援兄弟矿山各种人才1175名。这些人才遍及全国15个省市,成为发展我国化学矿山的一批骨干力量。40年来,这个矿援建了全国所有的化学矿山,被称为“中国化学矿山的摇篮”。

张学贤说,“锦屏磷矿所以能为国家培养出这么多人才,首先是矿党委把发展生产和培养人才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当时,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这个矿不仅要为国家生产较多较好的磷精矿粉,而且要为国家培养较多较好的技术人才,在加快发展我国化学矿山中起到‘老母鸡’的作用。”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发磷矿和培养建设人才,1958年以后,国家化工部又在这里建立了矿校;“文革”后成立矿业工人大学,1980年5月成立矿业专科学校。

不过,兴许是“盛极而衰”,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锦屏磷矿主采矿区矿藏日益枯竭,大量埋藏地下且品位不高的磷矿石基本无法开采。企业于2004年破产重组,这座标志性的选矿场和地下部分作业逐步停产,遂有了时下的苍凉景象。“当听说锦屏磷矿宣布破产、关闭的时候,我并不感到意外。问题是锦屏磷矿的开采历史能不能让后人知晓,留下的老厂房、老设备能不能充分利用。”张学贤说。令人欣慰的事,目前,锦屏磷矿安置房二期工程正紧张施工,一期1900余套安置房已全部交付,1700余户老矿工已迁入。

而相较老矿工们圆满的归宿,这座死寂沉沉的“布达拉宫”却仍旧默默忍受着风雨的剥蚀。在半山腰,记者偶然发现一块石碑倒伏在地,并被落叶掩盖;拨开这些泛黄的落叶,那是政府近些年立的一块记事碑。

赵树谭说:碑是一些顽皮孩子给推倒的,之后就没人管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