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俊华在小隔间展示自己编辑的画册。
【连网】(记者 张晨晨 文/图)“我现在83岁了,自觉来日无多,每天都很焦虑,睡觉都睡不着,就想着赶紧把我这些积累了一辈子的成果整理出来。”近日,在位于建院未来城的家中,83岁的来俊华跟记者娓娓道来。拄着拐杖缓缓而行的他,精神头还算可以,殊不知,2006年,他遭遇车祸,腿部严重受伤,至今还打着钢板,他的心脏还放了4个支架。“我想尽力将这些照片分主题结集出版,也算是为连云港的历史做一个注解。”
来俊华制作的各种画册
保存了一万多张历史照片 大部分从未公开过
来俊华是我市知名的摄影家,曾担任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50多年来,他放弃了许多其他从业机会,把摄影作为生命中最崇高的事业———他用相机,真实地记录着港城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记录着家乡的风土人情,从黄海之滨到古城海州,从云台山麓到码头渔村,处处留下他的足迹。
他步履蹒跚地走进家中位于阳台的小隔间,那里满满当当摆放着各式美术工具和纸张。他费力地从几个大纸箱子里掏出几个四方形的月饼盒,打开,全是他制作的图片册子,掂一掂,有十几斤重。“这本叫作《碧海银滩》,是淮北盐场主题的画册,共收录了我几十年在盐场拍摄的照片,这些连省盐务局都没有;这本叫作《老照片回顾》,收录了几十年来某些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访连的相片,档案馆也没有。”
记者随手打开《碧海银滩》,一幕幕淮北盐场过往的生动画面映入眼帘;再打开《老照片回顾》,更是震撼人心,刘少奇、谷牧、万里、华罗庚等人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来俊华不无自豪地说:“这些照片大部分都没有公开发表过,也就我这里有,算是孤本。”
而在他众多的集子中,有一本集子格外吸引人,叫作《一百五十年前的中国》,打开,收录的都是晚清到民国初期的老照片,内容涉及当时北京和广州的景物、建筑、人物、风俗画等,足有100多张。照片上不少人还留着晚清辫子,使人一看有隔世之感。不过奇怪的是,虽历经百年,但画质清晰,完全没有历久泛黄的模糊感。
“这些照片都是我洗出来的,原本存于老胶卷里,而胶卷是我从徐州淘宝市场淘到的。”来俊华说,照片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只在最后有“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几个字样。之前,曾有一个国家级纸媒跟他讨要这些照片,并寄回1000元稿费,之后再无音信。“我不清楚这个图片集到底有多大历史价值。”
每周至少编辑一个画册 苦于资金短缺,出版一拖再拖
年事已高的来俊华,右眼几乎已经失明,左眼也变得视力模糊,但他这辈子将相机视为人生的第三只眼睛,收藏了大量珍贵相机。“他现在每天早上4点起来,晚上10点睡觉,所有时间都放在隔间那里,埋头制作图片集。”来俊华的老伴、86岁高龄的卞祖英心疼地说,“他的担子太重了,材料太多,他怕自己弄不出来,每晚每晚失眠。”
的确,这些浓缩了来俊华一生摄影精华的画册,个个都是他亲手制作的。从拟定主题、照片遴选,到卡纸裁剪、配文撰写、单页排版,均是这位八旬老人自己在操持。“子女们忙事业,只能我自己整理。”来俊华不无感慨。
因为他跟老伴腿脚不便,所以尽量依照“就地取材”原则,最大化避免麻烦事宜。为此,他将旧报纸上的艺术字裁剪下来拼贴成封面主题;将吃剩下的月饼盒改造成存储盒,这些“土方子”无不凝聚了他的心血和精力,更凝聚了他对家乡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目前,他给自己制定的工作进度是每周至少编辑出一两册画册,如今他已编辑了不下20本。“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将这些画册出版。”来俊华说,他很喜欢看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老照片》系列丛书,这个系列画册在全国有着不错的销量。最重要一点,它通过栩栩如生的老照片记录或串联了一段段泛黄记忆,让历史变得有血有肉,有气有声。“我希望能将自己的照片变成咱们港城的《老照片》。”来俊华笑着说。
不过,他清楚知道,现在要出版图书基本都是自费,但因资金有限和消息闭塞,一直延误至今。最近一两年,他的《花果山掠影》由花果山海宁禅寺编印,但仅限于小圈子内流传,大部分港城人还是无缘得识。来俊华不无感慨地说:“我就想趁着自己还不算太老,头脑还算清醒,将留存的这些珍贵遗产付诸出版,为港城留下一份历史注解。如果到了90岁,我还健在,头脑还清楚,还会继续编撰这些老照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