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冯怀金 邢卫锋) 市农工党党员樊振的家庭曾获江苏省第二届“书香家庭”称号,樊振是民间图书馆———樊氏图书馆的创办人,现工作于东海县地方志办公室,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
读书
1972年出生的樊振,自小就与读书结下不解之缘。
樊振的祖上藏书颇丰,这让他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早年,他热爱书画艺术,通过读书学习,通过了南京艺术学院组织的自学考试;他曾在执法一线工作过,当时读了不少业务方面的书,还参加了中央党校法律本科学历函授;因自小在农村长大,通过读书自学,他又获得了农学本科文凭;后来,他加入农工党,对政治书籍又孜孜不倦,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撰文著书……樊振的工作主要是和文字打交道,其每天读书都在6小时以上。茶几、床头、餐桌、阳台,甚至洗手间,图书无处不在。在自己读书的同时,他还经常与读者互动,樊氏图书馆博客开通10年,访问量已近40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均已经开通,同时还创建了10余个适合不同读者的QQ群。随时为全国各地读者免费提供文献查询、传递等在线服务。
因为买书以及公益捐款,樊振经常入不敷出。2008年,他向县教育基金捐助1万元,以至母亲意外受伤两次住院手术的费用,都是向同事借来的。农工党中央曾给樊振一笔2000元的“稿费”,但他分文未动,以特殊党费的形式交给了组织。在2015年东海县全民阅读工作会议上,樊振被授予全民阅读先进个人。
藏书
樊氏图书馆的藏书渊源,始于清末、民初樊家乐奉献家产创办的“白石岭耶稣堂”,樊振系其嫡曾长孙。樊振自白石岭村到县城读初中时开始买书,那个时候基本是用伙食费节省下的零钱;工作后,就以其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买书。后屡有添置,藏书逾2000册。1998年5月,在爱人周加侠支持下,在东海县城创立樊氏图书馆,时有藏书5000余册,部分文献弥足珍贵,不乏孤本,其馆藏《中国地方志·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工党志》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完整的全套原本,复印本收藏于农工党中央。 2009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代表农工党中央接受了樊振捐赠的图书。随着藏书数量的增加,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2015年樊氏图书馆迁至西双湖西畔的白石岭村。
目前,樊氏图书馆作为连云港市、江苏省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藏书已超过30000册,光盘5000余片,五大部类图书均有收藏。比较有特色的是统一战线、政党、宗教和地方文献。2015年4月,《文化火种简报》刊发了图书馆学专家、北京大学王子舟教授文章,专题介绍樊氏图书馆。樊氏图书馆已被公开出版的《图书馆杂志》以及《书香连云港》、《邓演达研究概览》、《中国民间图书馆研究》等多部专著收录。
写书
2014年3月,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国农工民主党早期历史的专著《中国农工民主党历史研究1927-1930》在中央统战部、农工党中央的支持下,公开出版发行。这是继《邓演达年谱会集》之后,樊振的又一力作。他还发表了统战、农工党史等领域的研究文章50余篇,部分文章被多次转载。
农工党市委的党史研究工作走在我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2015年8月,农工党中央《中国农工民主党85年大事记》审稿征稿工作会议在我市东海县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前往樊氏图书馆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最近,中国农工民主党全国省、市地方组织第一个农工党专职党史研究机构———中国农工民主党连云港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在我市成立,樊振任主任。为纪念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农工党市委正在编纂《孙中山文献与研究》。
送书
“樊氏图书馆”长期免费向社会各界提供外借、赠送和远程传递服务,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樊振的读书、藏书、写书成果引起社会关注。他以党史专家的身份多次应邀参与农工党中央召开的党史研讨会议、广东邓演达纪念园、“福建事变”会议旧址、上海农工党“一干”会址纪念馆布展工作,并提供重要文献;多次参与“农工党与福建事变”史料工作研讨会并提供史料,农工党中央办公厅认为其“作出主要贡献”。
还有这么一组数据,清晰记录了他这些年的作为:先后向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等30余家机构和专家学者赠送历史文献资料2000余种,向国家图书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农工党各省级组织等赠送图书6000余册、光盘4000余片……
全民阅读工作已列入连云港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16连云港市十大重点民生工程48件实事》之一。樊振积极参与市委会开展“书香农工”系列活动,实施服务沿海开发“十村万卷”送书工程,先后向东海、赣榆、海州等县区10个行政村发送文化、历史、励志方面书籍15000余册,价值70余万元。
现在樊氏图书馆已建成“农工书屋”、农工党史教育基地以及国内唯一的“邓演达文献馆”,还是江苏省首个挂牌为公共图书馆分馆的民间图书馆。农工党市委18个基层组织和400多名党员为“书香农工”读书会成员,通过全体成员影响家庭、立足本职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共同参与“书香连云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