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张晨晨 文/图)走进周存玉的工作室,你会被满眼的工艺品所吸引———充满禅意的佛像、威武的古罗马武士像、复古气息浓郁的陶艺品、精细到骨子里的锻铜中国地图……这些让人惊艳的艺术品都出自他的巧手——周存玉,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而这两项不同类别的顶级职称恰好说明了他在书画、工艺美术两个相关领域的深厚修为。
2010年3月,作为锻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周存玉受国家有关部门选派到澳门进行了一个月的锻铜技艺现场表演,受到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及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艺术家和爱好者交口称赞。近日,中国非遗产业基地又授予周存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图为周存玉及其作品
“小病包”的“锻铜情缘”
如果你对周存玉这个名字陌生,那去过花果山的你,一定知道耸立在江苏省最高峰云台山玉女峰上的那个8.34米的《吉祥玉女》雕塑———这尊雕塑就出自他的手。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连云港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周存玉多年来为工艺美术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这尊“玉女雕塑”曾在2011年获得了中国人居范例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大赛景观设计金奖,如今已然是我市最知名的景观地标之一。
精致作品的背后是一段锲而不舍的学艺历程。周存玉出身在一个手工艺世家,自幼就跟随老人们学习锻铜手艺。锻铜是一种区别于铸铜的工艺,是在铜板上进行创作,利用铜板加热后质地变软,锤打后又恢复坚硬的特性,重复这一过程,最终制作出艺术作品或其他的生活用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升,锻铜这一传统工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其实,周存玉学习锻铜之路并不轻松。为了增强体力,他从8岁开始练倒立、扎马步、手指俯卧撑等基本功,绘图案、做泥稿培养造型能力。汗水就不用说了,到学校腿酸得爬不了楼梯,同学和老师都误解他,认为他身体不好,同学们私下里叫他“小病包”。后来开始练习锻錾,天天拿着锤子和錾子,在铜板、铁板上练走线,一不留神锤子就会打在左手上,左手大拇指关节处天天是肿的。被打伤的左手还要每天用三个手指捏住錾子,锤子一打手指震得疼痛难忍,最难熬的是每次锤子打到之前已经打伤的地方,那种痛是钻心的。开始的两年,年幼的周存玉经常会含着眼泪錾出一条直线又一条直线,一个圆又一个圆。
不过,凭着一腔热忱和刻苦执着的心,他在艺术道路上走得越加宽广。自2013年开始,周存玉连续3届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其中他的得意作品《宁静的木头》以紫铜板为材料,通过极其细腻的雕刻、锻錾,把这块铜板变成了一块久经风霜的“老木头”,让所有看到作品的人为之震撼。原轻工部部长、中国轻工联合会名誉会长陈士能看了作品赞叹道:“原以为是块木头,没想到是用铜板手工锻制而成,木头的肌理如此惟妙惟肖,真是巧夺天工。”
“追求极致”也是艺术的需求
仔细观察周存玉的作品,能够发现他在现代雕塑的自觉实践过程中,自然流露着东方传统审美的意识和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思考。他的创作并不基于艺术家发散、无羁的情感自由,却有一种文化习惯影响中的情感节制。特别是在绘画、雕塑不同艺术形式的想象性场景里,随处捕捉得到他意图含蓄的工艺真实性,工艺的真诚是融入其血液中的传统文脉。
周存玉的某些作品就工艺而言,是达到一种极致的,比如他的《绝非朽木》,作品表现的是一段久经岁月的木头,他把木头的造型和肌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许多人把这段用铜板锻造出来的作品误认为是一段真实的老木头,那种精彩确实令很多人叫绝。而他的锻铜制的《中国版图》更是精细到了骨子里,上至地势地脉的走向,下至一个小城市的具体方位,完全尽收眼底,以至于有人会觉得其地理知识可媲美专家。
但是,周存玉却认为,极致并非是盲目的追求,极致是一种合理的需要,如果一味地追求极致,那就是复制了;是否需要极致要看设计的具体要求,有的作品就是一种抽象、一种写意、一种轮廓,这样的作品你根本无需也不可能达到什么极致;有的作品重点突出一个点、一个部位、一个人物等等,这样的作品所追求的极致不是作品的每一个部位,如果你把这个作品的每一处都极致了,这个作品也就失去了重点。“一个人物的极致之处可能是他的面部,也可能只有他的眼睛,该细腻的地方要细腻,该概括的地方要概括,并且要处理好粗细之间的过渡,要注意整个作品的协调性。”周存玉说。
值得一提的是,周存玉的作品在强调工艺水平的同时,更加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主题性。这一点从《宁静的木头》可以看出,《宁静的木头》表现的是大自然的一种状态,宁静,安详,两只蝗虫静静地趴在那儿,丝毫不受惊扰。“木头的本身是安宁的,它不可能破坏这种祥和与宁静,真正破坏这种宁静的往往是人类。”周存玉说,他想借此作品展现自然界的意境恰好与浮躁的现实之间鲜明的对比,以此给人们一些生活的启示,是对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无声呼吁。
美术家应该“修养全面”
作为艺术家,周存玉不但在锻铜技艺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陶艺制作领域也有较高的造诣,他本人所设计制作的紫砂壶也备受藏家和同行的好评。同时,凭着扎实的书画功底,他还通过了文化部组织的书画资格考试,获得了“国家一级美术师”资格证书。
说到周存玉的书法和绘画,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个性的张扬。从山水画中不难看出,周存玉的山水是注重光源冷暖色调的变化,在重视物体本身固有色的同时,关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达到了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他以“笔与墨合”、“情与景合”为我们展现出无限丰富的景象,具有强烈的形象感染力。虽为静止的山水,但在艺术家的笔下,显得非常传神和富有生命力。
而在工作室,周存玉还欣然命笔,为记者画了一幅奔马图———静观周存玉所画之马,有亲临草原,与马同奔的感觉。整个画面造型生动,用色活泼,充分体现了马不扬鞭自奋蹄的拼搏奋进精神。有时,他会以干枯、苍劲的线条强调马的强健、力量和速度;有时,他又会利用线的旋转律动表现出马的飘逸与洒脱。寥寥几笔勾勒,浓笔重墨,马之神态,马之跃动,风驰电掣,令人惊心,催人奋进。
而细品之下,其作品凸显出独到的构思,匠心独运的设计,在传达精神美感的同时,能给人一种极具视觉冲击的享受。他那种对工艺和意境的拿捏与把握水平较前人有了突破,令人敬佩折服。周存玉认为影响作品效果的因素除了作者的艺术修养、文化修养之外,还有其创作态度,他强调全身心地投入于创作之中,他说:“无论你是大师还是大家,作品创作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有灵魂、有情感、有格调。”
“一个美术家应该是修养全面,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首先,他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作品由内而外散发出典雅而脱俗的灵秀之气;同时,他还需要有超群的绘画根基和色彩感,善于通过色彩的巧妙搭配描绘出内心世界所要表达的真实形态和意境;具有独特的创造能力,能够让艺术创造的思想火花转化为具体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