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文旅动态

梅花上将张自忠与赣榆的那段尘封往事

【连网】(张晨晨 李彬)刚刚过去的8月11日,是张自忠诞辰125周年的日子,若问张自忠是谁,那么,每一个熟知中国抗战史的人定然知道这位“爱国英烈”的鼎鼎大名———抗日战争期间,国军阵亡了200多位将军。其中上将10位。职务最高的当属张自忠将军。

6

他曾任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33集团军总司令,阵亡后追授上将军衔。不但重庆的国民政府为张自忠将军举办了高规格的葬礼,蒋介石出席并题词。延安也为张自忠将军召开了追悼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都送了挽联。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而在去年上映的主旋律影片《百团大战》中,开篇就展现了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一幕,而扮演他的则是著名实力派演员邓超。

6

为张自忠将军在战场上

就是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在幼年时,竟在我市赣榆生活了6年左右。  

■ 8岁时随父迁居赣榆青口

据史料记载,1891年8月11日,张自忠出生在山东省临清唐园村的一个官宦家庭。张自忠是家中第五个孩子,父亲给他取字荩臣,也就是忠诚之臣的意思。“张自忠出生的时候,家中极为殷实。张家是唐园村首富,家中有祖上传下来的良田200多亩,还有大量房产和存款,在农村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周明军是一位赣榆地方史爱好者,他对笔者如此介绍道。

由于家里很有钱,张自忠的父亲张树桂出钱于1899年捐了一个巡检的官职,在赣榆县青口镇就任———这在《赣榆县志》上有据可循。据周明军介绍,赣榆青口巡检司,原是赣榆的荻水巡检司,在荻水镇,因为海州三属,集镇百敷,商贩贸易,以青口镇为最大,海属各镇所用布匹、纸张等物都由青口转贩,是南北货运的海上要道口,清康熙十七年即1678年移驻青口镇,称青口巡检司。

而据周明军提供的1901年9月7日的《申报》第10197号史料显示:到了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赣榆县青口巡检司徐辅臣期满遗缺查有新海防巡检张树桂堪以署理,这时候,张树桂便着手就任赣榆青口巡检司。“实际上,巡检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局长,正九品官衔。”周明军说。与此同时,年仅8岁的张自忠就随父亲来到赣榆青口。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这一年,署理庐州知府的赣榆著名实业家许鼎霖长孙许元方出生,张自忠随父亲到许府祝贺。

6

为民国时期《赣榆县志》上有关张树桂的记载。

据史料记载,张树桂是颇有些能力的人,任上几年表现出色,执法公道,深受长官群众好评。于是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张树桂荣升赣榆代理知县,官晋五品。而张树桂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在张自忠6岁那年就让他上了私塾;将妻儿全部接到赣榆后,又上了当地的私塾。张自忠读书倒是一般,不算什么天才,只是普通的优等生而已。兄弟姐妹共有10人,而张树桂却对张自忠最为严厉,这也为他长大后经历不平凡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 小小年纪在赣榆街头打抱不平

在抗战时期,张自忠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据史料记载,张自忠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盟军中阵亡的最高将领,也是现代战争面对面厮杀,贴身肉搏,喋血拼刺中唯一战死的将军———由此,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形象跃然眼前,难怪周恩来都称赞他:“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实际上,少年时候张自忠的性格已经表现出非常强硬悍勇,尤其喜欢武术和打抱不平。在老家临清的时候,张自忠就经常见义勇为,管一些和他压根没关系的事情。而跟随父亲到了赣榆后,他好“打抱不平”的秉性也彰显无遗。虽然本地在此类历史资料的发掘上相当有限,但记者还是辗转搜集到了一些信息,据网上一位叫做“萨沙”的历史研究者讲述:在1905年,张自忠14岁那年,在赣榆就惹出了一件比较大的事。(此说尚待考证)

“赣榆是个穷县,农村经常闹灾荒,很多流民逃到县城成为职业无赖,依靠敲诈勒索为生。一次张自忠上街的时候,看到一个当地出名的无赖,借口一个卖豆腐的老汉碰脏了他的衣服,要求拿5两银子赔偿。围观路人明知道是无赖找茬,却畏惧于此人身高马大、心狠手辣,没人敢说句公道话。”

据“萨沙”写道:“张自忠见状却不服气,仗义执言了几句。无赖见有人管闲事,二话不说,抬手就打,张自忠立即还手。两人扭打成一团,最终有些拳脚功夫的张自忠把无赖打得头破血流,跪在地上求饶才罢休。这件事很快传开,老百姓都说知县的公子差点把流氓打死。”张树桂听闻以后,把张自忠喊来骂了一顿,责怪他小小年纪却惹是生非。张自忠却说:他为非作歹欺压良善,我总不能装看不见吧。

■ 离开赣榆后开启戎马一生

而此后,张树桂见儿子不听话,唯恐他在赣榆再惹出什么事来,于是让他回到了山东临清老家。没想到,几个月后张树桂突发疾病不幸去世,张母带着其余九个孩子也回到老家。“父亲虽去世,但张家仍然非常有钱,在当地也颇有势力。母亲见张自忠性格刚硬,怕他再惹是生非,决定让他早日成家,让妻子管着他。”“萨沙”如此写道。

据史料记载,1907年,张自忠与临清咨议局议员李化南之女、十七岁的李敏慧结了婚。而在与新婚妻子喜结连理之后不久,1908年,张自忠考入了新式小学临清高等小学,学习新式知识。“强调忠、孝、仁、义的传统道德从小便在张自忠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学习之余,张自忠常借一些小说来阅读消遣。最让他喜爱的是《三国演义》、《说唐》和《说岳精忠传》。这些古典名著对传统道德作了活生生的注释,关云长、岳武穆和秦叔宝的忠义侠行和浩然之气对他影响颇深。”周明军介绍道。

毕业后,张自忠开始经历军阀混战的时代,而正是这段时期,也正式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追随冯玉祥的西北军、接受国民党整编、参加抗日战争等;而在奉命与日军周旋的时候,他还一度落下“汉奸”的骂名;直到为国捐躯,才扬眉吐气。而他牺牲时年仅49岁。据史料记载,张自忠殉国当日(1940年5月16日),日本军官命令战场医务官,用绷带把张自忠的全身缠绕起来,只露出了一双眼睛。日本军官在一个木牌上写了“支那大将张自忠”七个字,和张自忠将军的尸体一起,放到一个土地庙的供台上。此后,为了抢回张将军的遗体,由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端着轻机枪于16日夜间突袭,奋勇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日军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以免伤到张自忠遗体。

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梅花山安葬,他也因此被称为“梅花上将”。而当时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边,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逃散。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结发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讯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