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记者 史卫平)曹庄村位于灌南县新安镇东郊,这个原本普通的小村庄,却因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存在而为众多外地人知晓。
每个收藏家都有自己的“专攻”,博物馆主人胡长荣,十年前开始四处“寻宝”,搜集那些正逐渐步入历史尘埃的传统农耕物品。一万多件农具布满了他家的院内院外和房中,农耕文化情怀在这里无声弥漫。
近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传统民俗日历是农耕文化的千年沉淀,不同季节相应使用不同的农具。而在胡长荣的博物馆,农耕文化则以实物的形式得到了最好地呈现。
都是些土宝贝
新安镇是灌南的县城。从县城汽车站往东方向,约摸三四里地,便是曹庄村。
田里的稻子刚收割不久,初冬的阳光洒向大地,空气里飘荡着稻草的香味,村庄里一片宁静。
沿着盐河西岸的一条乡间土路由南向北,远远可见一个正对着一户人家,门前的路边两旁,几十个石磨盘和石磙子分别“蹲”在草丛中,像是在列队迎客。
“院门”同样是由石磙子组成,每边八个,分成两排并立垒起,组成了“灌南县农耕文化博物馆”的“门楼”。
简陋的院落里,还有不少大石磨,如同置身一处“石磨坊”。身材高大的胡长荣头戴鸭舌帽,身穿厚冬装,背着双手站在“门楼”旁。而他挺立的身姿,却如同一位“国王”,守护着自己一手建起的这座“农耕文化城堡”。
院内一面颇似影壁的墙上,挂着数件麻绳牛鞭、蒸馒头用的竹篾等已经完全退出人民生活的旧生产生活工具。在“影壁”的右侧几间屋里,摆放着来自灌南和周边地区的农村生产生活常用物件。
指着这些物品,胡长荣如数家珍:“这是木犁,距现在150年以上;这是铁犁,已退出历史舞台几十年了;这是公共场所用的汽油灯,以前农村晚上搭戏台唱戏要用的;还有木拖耙、捻线砣、风箱、六角匾、手炉、暖炉……”
院内的东侧,搭起了一个高大宽敞的钢架铁皮大棚,这是他今年投资几万元,拓展的“中国传统车辆展厅”。在一百多平方米的展厅里,有江苏地区历史上祖辈沿用的三轮牛车、四轮牛车、二轮马车,以及全国各地的各种各样的独轮车和与车辆有关的展品一百余件,充分展示了我国两千余年的车辆发展史和古代车文化。
出院门右拐,在院子的西侧,一“把”巨大的铁架“算盘”竖立在路边,“算盘珠”都是石头的,有人的脑袋大。而在房屋的后面,还有一处很大的后院,中间遍植花草,沿墙是回形长廊,粉墙黛瓦,雕花廊柱,廊下的墙上、地上,全是形式各异的农具。
“都是‘土宝贝’。”胡长荣微笑着说。
他一手创办的这个农耕文化博物馆,一直坚持免费对外开放,已累计接待各地参观人员近十万人次,几乎每天都有前来参观的人。置身其中,仿佛踏入历史的长河。
一只耩子打响寻宝头炮
今年62岁的胡长荣,原是在灌南一家企业工作。如今他的身份是灌南县政协委员、县老科协副秘书长以及连云港市农耕文化研究所所长。
创建一个具有乡土特色的农耕文化博物馆的想法,始于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家的院子里,看到了一些很久以前的农村生产工具,一下子勾起了对早年生活的回忆。”
2006年退休以后,他决定从一种传统农用播种的工具———耩子入手,开始了在全县各地乡村的“淘宝”之路。当年春节一过,他便奔波于新安镇的各个村委会,打听耩子等过往农具的存在。“但所到之处,人们都认为,木制的耩子在上个世纪分田到户后就少有人用,退出农耕舞台至少30年,如果还有,那么不是朽了就是散架了,要想找个完整的估计很难。”
一个月后,有朋友告诉他,在汤沟镇下尧村的一户马姓人家有一个三条腿的耩子(同时播三行)。
激动万分的胡长荣立即坐车前往。但无论他怎么“磨”,对方就是不愿给。一次不行去两次,两次不行去三次。两周后的一次雨后,当胡长荣再次踏着泥泞来到了马家,终于如愿以偿。
随着“头炮”打响,让他在“寻宝”之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并在几年后有了江苏省首家农耕文化博物馆的诞生。
在胡长荣的一本本子上,清晰地记录着馆内每一件物品的所得时间、地点及所用花费。几年来,他的足迹已遍及灌南和响水、涟水、灌云、沭阳等周边地区,其农耕文化博物馆内的所藏物品也分别是有偿、无偿各占一半,其中有偿部分已花费近十万元。不少村民主动为他提供寻找线索,甚至还有村民主动将自己家里用不着的东西直接赠送给他。
为了获得更多的藏品,他还经常涉足于县内的各个大小废品收购站,希望能在那些地方有意外收获。靠在大车轮旁的一个小木车轮,就是一位废品收购站老板赠给他的。他还在网上发布“搜集帖”,为了丰富自己的搜集与建馆经验,曾多次到灌南县博物馆以及徐州、东海的博物馆学习。
记录农耕文化发展变迁
经过多年的搜集与发展,农耕文化博物馆中的我国传统农耕物品,从最初建馆时的两百多件增加到现在的一万多件,其数量居全国同类博物馆之首,涉及耕种、管理、收割、储藏、计量、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
几年前,胡长荣出版了自己所著的《见证中华农耕文明·传统农具篇》一书,图文并茂,系统描述了我国过去常见的八十多种传统农耕物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长荣认为,自己还需要搜集更有历史价值的、有典故的或者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前些天,我国的传统民俗日历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传统民俗日历是农耕文化的千年沉淀。农作物的播种,无论麦田或秋田,都要掌握准确时间节气,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农具。”胡长荣介绍,“比如‘白露没有雨,犁地要早起’;‘小满不满,芒种开镰’,芒种时收麦需要镰刀,打麦需要石磙子、木锨;耩子是播种时节用的;大雪时天寒地冻,用石磨磨粉,生产粉条、粉皮……”
节气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是“非物质的文化”,而胡长荣的农耕物品,则以实物的形式来反映农耕文化。
胡长荣说,农村有广博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旧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创造了很多当时颇为先进的生产、生活工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工具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视野当中。“如果不搜集,我们的子孙后代怕是再也见不到或只能从影视作品中见到了。”
“北京的马未都建了观复博物馆,四川的樊建川建了建川博物馆,越来越多收藏家成立家庭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私人博物馆,这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标志。”胡长荣说,“我建这个农耕文化博物馆,不但使农村丢弃的生产、生活用品有了归属,更重要的是可以记录本地及周边地区近代农村的发展与变迁,对我们的后代进行乡土历史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