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文旅动态

锦屏山下朐山书院将再现

1

【连网】(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王雅萱 徐瑞)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脉络。

近日记者了解到,古海州地区曾经的朐山书院,将在锦屏山下再现。

明清时期,古海州地区相继建了一批作为文化教育场所的书院,其中包括“夜听书声月不孤”的朐山书院。它们见证了本地儒学的兴衰。

书院情怀如冬眠的种子,虽然蛰伏多年,但在一个世纪之后,苏醒如期而至。朐山书院的复建,为今人探寻、触摸、传承古海州地区的文脉,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不久的将来,那些本地历史上有名的书院,也能重现人间。 

朐山书院的前世今生

此次海州区复建的朐山书院,位于锦屏山下,是海州“锦屏里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的一个核心内容。整个项目的范围,包括蜘蛛山、锦屏山部分以及原炸药库和白鸽涧塘坝,占地面积55公顷,拟打造为生态、自然、幽静、原始且富有一定人文底蕴的复合型生态景区。

据悉,该项目计划投资约1亿元,分四期进行。一期计划建设景区栈道和樱园及周边绿化;二期计划建设核心景区朐山书院;三期计划湖面景观桥、山体复绿、亮化等建设;四期计划景区停车场建设等。目前已完成方案的设计和栈道施工图、朐山书院施工图、樱园绿化工程等工作。其中朐山书院包括讲堂、藏书阁、后花园等。

据地方志书记载,历史上的朐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当时的知州李永书,支库存节余钱380缗,购海州一户张姓人家的房屋,建朐山书院,聘请宜兴人李英为院长。书院的教师薪酬和供应学生求学的费用,是海州地方官吏从俸禄里捐赠的,维持时间不长就停办了。

到了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又有一位叫李逢春的知州在海州南门外蒲神庙重建朐山书院,建有书室3间、讲堂3间,门楼1座,耳房2间。设施虽然简陋,但环境幽静,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书院院长李英曾赋诗描述当时的情景:“老屋三楹浅塈涂,玲珑茧瓮近新糊。山当门外云相饷,夜听书声月不孤。”

到清嘉庆年间,朐山书院改为官办小学。民国年间,小学渐废。

海州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文化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而书院的力量,在于它能用岁月积淀的厚重弘扬一种文化。复建朐山书院,在传承海州文脉,保留城市记忆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明代书院反复建与拆

书院是中国古代私人或官府创办的讲学、学习之所,其名称始于唐代。至明清时,书院仍然盛行,只是多数书院已经成为士子准备科举的场所。

“海州地区书院发展较迟,直到明代中期的嘉靖二年(1523年)才开始兴办。”海州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于洋说,当时的知州廖世昭向省提督学政萧鸣凤申请创办书院,后在海州城里观音寺建崇正书院,在长安寺建明道书院。在此期间,海州人张瀛思在城外石棚山麓建石棚书院,板浦生员时窿在伊芦山(在灌云)建伊芦书院,两所书院均由当时的海州知州廖世昭题写匾额。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明王朝下令拆毁书院,海州四所书院被拆毁。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王朝改弦更张,提倡建书院,海州知州郑复亨于隆庆六年(1572年)在儒学敬一亭旁建朐阳书院。万历年间,明王朝再次下令拆毁书院,朐阳书院也在劫难逃。

“这明代的这五所书院中,有四所与廖世昭有关。”据于洋介绍,廖世昭是福建怀安人,嘉靖元年(1522年)由以进士身份任海州知州。他是一个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官员,刚一上任就倡修《海州志》,这部志书即后来的《隆庆海州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海州志书,保留了大量历史资料。另一位知州郑复亨(浙江仁和人),在建朐阳书院前,将明《隆庆海州志》定稿付梓,完成了海州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而石棚书院的创建者张瀛,安徽寿州(今寿县)人,袭祖鉴职为守御海州副千户,官至淮安卫指挥佥事,退休后在海州闲住。

他虽是一位武将,但当时适逢知州廖世昭倡修书院,他便在石棚山创建了石棚书院,并效仿北宋时期文学家石曼卿,在山上种满桃树。

石室、敦善、精勤……文化味十足

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清廷鼓励地方政府创办书院。除了如今要复建的朐山书院,清嘉庆七年(1802年),知州唐仲冕创建石室书院(地址在今海州高级中学),和明代的石棚书院一样,“石室”一名也是为纪念石曼卿在石棚山读书的往事。

“石室书院规模很大,完全官学化,由唐仲冕亲自担任主讲,学正翁咸封讲义评文。”于洋介绍说,入书院学习的都是生员,他们在书院里准备功课,以应岁、科考试。在书院学习期间,由书院发给伙食费,成绩优秀的还有奖学金。

“清嘉庆十年(1805年),在唐仲冕的主持下,大家相率集资,在书院增建号房(俗称考棚)850间,请学政到海州来主持考试,从此,海州生员不用再长途跋涉赴淮安府参加科举考试。”

海州盐运分司原来建有天池书院(地址无考),清嘉庆年间改名郁洲书院并迁板浦。后来,书院房屋被临洪场大使占用,书院也就不复存在了。道光年间,海州盐运分司运判童濂在板浦重建书院,取陶渊明诗中的“匪善奚敦”,命名为敦善书院。童濂还给书院捐赠图书13000卷,又在书院东隅开辟射圃,中间建高亭,四周砌围墙,书院旁建文昌阁,杰阁三重,雕栏六面,彩云干宵,鸾飞凤翥,俨然学官规制,成为江淮一带闻名的书院,“板浦二才子”之一的许乔林任过书院山长(院长)。

此外,清乾隆初年,知州卫哲治在大伊山(在今灌云县)下建书院,后人称卫公书院,此后,沭阳(时属海州)知县钱汝恭捐俸在县城倡建怀文书院,赣榆先后有三位知县分别建怀仁、选青和溯沂书院。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海州知州鲍毓东、海州盐运分司运判彭家骐、中正场大使陈汝芬在中正(今海州板浦中正社区)建精勤书院(后改为精勤学堂,现为精勤小学)。“精勤”取自韩愈《进学解》中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不知是不是上天开的玩笑,精勤书院没出过文状元,在它边上却出了个武状元卞赓。卞赓中状元后,回中正建状元府,状元府就在书院隔壁。据载,卞赓每次回乡省亲必到精勤书院,曾多次出钱修缮学院房屋。

书院精神绵延不息

于洋认为,古海州地区传统的书院教育,接近民众,得到地方官支持,由学者和文化士绅担负教学,以研究和传播国学(即经典文化)为己任,教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经世安邦之策,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刚毅诚信、博厚悠远、仁爱通和精神。

“20世纪初,随着晚清政府废除书院改制学堂,包括我们海州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个书院一夜之间消失或化身为现代学堂。”于洋说。

书院情怀如冬眠的种子,虽然蛰伏多年,但在一个世纪之后,它们的苏醒还是如期而至,构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十年间,全国修复、复建或新建的书院超过600家,复兴之风尤以最近五年更甚。”

在2016年的岁末,复建朐山书院的消息,像冬日里的一股暖流,让海州锦屏山如沐春风。人们有理由期待,海州地区历史上其他包含文化味的书院名字:石室、石棚、敦善……也能再现世间。

书院复兴,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社交风尚。书院以独特的魅力,传承古老经典,呼应时代大潮。真正的书院精神,从不因书院的兴废而改,而是以另外的方式绵延不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