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袁春梅 王雪 李丹)昨天是传统节日腊八节,一场小雨依然没有打断寺庙、街道、社区送腊八粥的脚步。在民间,腊八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但是近年来,还坚持自己在家煮腊八粥的市民越来越少。民俗专家表示,近年来一些街道、社区在腊八节准备腊八粥,邀请大家一起来品尝,增添了邻里之间的和睦氛围,是一种很好的传承。
没有腊八粥的腊八节
“你喝腊八粥了吗?”昨日是传统节日腊八节,笔者走进社区、走上街头,随机调查了数十人,多数人表示,知道是腊八节,但是并没有喝腊八粥。“85后”青年小雪表示,自己平时跟父母一起住,妈妈已经很多年不煮腊八粥了,昨天她们家的早餐里并没有出现腊八粥。
在随机调查的20户“80后”家庭中,只有5人表示自己煮了腊八粥。在港城一家外企工作的梅先生告诉笔者,儿时记忆里,腊八节到了,意味着新年就要到来,一碗浓稠香甜的腊八粥,是最值得期待的事了。但如今,已成家立业的他却渐渐遗忘了这个节日。
喝腊八粥的习俗在年轻群体中渐行渐远,依然在坚持煮腊八粥的多为中老年家庭。家住海州区新南街道玉带社区65岁的李德兰老人告诉笔者,虽然现在过腊八节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她一直坚持熬腊八粥,那热气腾腾、带着家人祝福的腊八粥是她童年里最爱的味道,也是现在她对孩子们的一种祝福。
街道社区邀请大家一起来喝腊八粥
“来喝腊八粥了。”海州区新南街道建康社区工作人员汤欣颖一边吆喝,一边和社区热心人焦玉斌一起推着三轮车,给辖区内沿街商铺、社区流动人员、空巢孤寡老人、环卫保洁人员等送去腊八粥。“考虑到老年人血糖高,我们没有放糖,这样大家都能吃。”汤欣颖给辖区保洁阿姨先递上一碗。
建康社区主任王红梅介绍,社区已经连续坚持了七年,每年都会在腊八节这一天熬上一大锅腊八粥,分发给社区居民,一是活跃过节气氛,二是融洽社区和居民感情。95岁的社区老人杨方敬,看着汤欣颖捧着八宝粥送进来,忙不迭挥手谢谢。
宋秀芝是建康社区的一名保洁员,她告诉笔者,除了社区,街道每年也会在腊八节这一天给他们送腊八粥,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吃到肚子里的不仅是粥,更是大家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这两日,港城众多街道社区都纷纷开展送腊八粥活动,在寒冬里,用一碗粥去温暖身边的人。
在传承中寻找遗失的美好
我市民俗专家崔月明介绍,在古海州,腊八节又叫“吃佛饭”。腊月初八一大早,各个寺庙里的僧人、尼姑将寺庙里的大锅都搬出来,将玉米、小米、高粱、红枣、花生、核桃仁、瓜子仁、板栗仁等倒进锅里,生火熬粥。粥熬成以后,第一锅用来敬佛,第二锅僧尼自己吃,然后给附近人家送粥,叫“送佛饭”,这一习俗在寺庙一直都有。
腊八这一天,民间家家都要煮腊八粥。过去,穷人家不可能什么谷物都有,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便将家中所有品种的粮食都拿出来,互相赠送。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年轻人忘记了祖辈留下来的传统,有着千年历史的腊八节受到了冷落。现在年轻人都爱过“洋节”,对传统节日有点“不感冒”。
“近年来,有的街道、社区在腊八节准备够百余人吃的腊八粥,请居民一起来品尝,以增添邻里的和睦氛围,这是很好的现象。”崔月明说,随着社会发展,中国传统节日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是作为年轻一代,应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古老的节日文化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