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成芳
【连网】 来到灌南县新集镇莞渎,这里曾是两淮盐场之一的古老地方,不得不停留下来仰慕它过去的岁月和那段曾有过的辉煌,到这里寻觅着过去的旧梦。
今天称作莞渎,这是一处名不见经传、生涩、冷僻,世所罕见的地名。历史上人们逐渐认识其所处的环境、地貌特征等,给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起个名字。莞、渎从汉语词语注释上看,是与草、河沟有关。反映的是古时候那一段历史碎片,是一幅自然风情画卷史,承载着这里的地方与人文底蕴。
历史上莞渎地处鲁国南境。史书载,春秋时莒、鲁长期争夺的地方——郓邑。《汉书·地理志》:“琅琊郡有东莞县。”《三国·魏·孟康注》:“故郓邑,今郓亭是也。”西晋杜预注:“郓,莒、鲁所争者。城阳姑幕县南四十里有员亭,故鲁郓邑,世变其字。”《水经注·沂水》:“春秋时期的东郓,到了西汉时期改为东莞。”这个更名与“郓”、“莞”的古音相近。东汉郑玄注:“莞。音官,又音完。”郑玄注:“莞。小蒲之席也。”西汉时期著名辞赋家王褒《僮约》里有“种莞结席”的句子。
这里昔时称莞的水草遍地密布。“渎”,辞海注释:“一为小沟小渠。二为大川江、淮、河、济为四渎,发源注海者也。”古时莞渎这地方,地处淮河流域下游的北岸,这里靠近出海口,以当地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草,水沟命其地名,这在全国也是极为少见的村落。《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莞渎镇地属海州境,在新安镇东20里。”古称海西。《方舆纪要》:“海西废县在海州南百二十里,汉东海郡属县。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封李广利为侯邑。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降匈奴废侯,遂改置海西县。”古时的莞渎,地近海边,又处淮河下游,历史上黄河几次夺淮形成大片滩涂,逐渐有人在此居住度日谋生,那时遍生莞草、芦柴,低洼处积水成沟,自然顺势流向近海,淤积大片滩凃,逐渐有人在此居住谋生。元史记载,元朝统治是从至元十四年(1277)。元·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海州派员来莞渎,正式在灌河上游置莞渎场,改金治莞渎巡检司为盐史司,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正式叫莞渎盐场。
现在人们来到这里,充满古意而又满载诱惑的地方—莞渎。正如明朝《明太祖实录》对莞渎盐场描述的那样:“东薄河,西抵大湖,南带遏蛮河,北拒卢石山。”当年盐田密布,灶户成千上万,可谓是一处“淮盐赋甲天下”,为封建王朝提供了大量的税收。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年复一年,永不停息,它让古老莞渎铭刻着沧桑。我们徜徉在这里,人们拂去那些尘封的往事,回味着那些值得记忆的故事,真是别有一番韵味啊!
昔日的莞渎地区兴旺发达,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个的故事。在今天的莞渎村,还有一个叫周饭店的村庄村民小组。这里留给后人是一段真实故事。当地史书记载:元明之际,有叫周宇、周宙弟兄从苏州阊们迁居莞渎,繁衍生活了几十代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周氏弟兄具有一定的商业意识和头脑,不远千里来到正在兴旺的盐民集中地——莞渎,抢占一席之地,来此开饭店谋生挣钱。开张后,宾客满座,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享誉四乡,信誉卓著。从此,人们都称叫“周饭店”一直至今,为这里的兴旺做出了贡献。周氏后人现在没有人开饭店了。族人在莞渎境内建立一座汝南堂家祠,除了周氏后人年年不绝地来此祭拜祖先,也吸引一些外来人的目光,来此探幽寻古。祠堂上标为十三世孙:宇宙弟兄伯仲,不忘先祖美德和教化;居乡里,待人处事,以淳厚为之;处家善,廉静自持。宇宙二公在世时为振家声,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在此生活繁衍的一代代周氏家族,从祠堂上的只言片语,显示出他们对祖先的那些辉煌和荣耀,不仅铭记在心,还铭刻在新修的祠堂内,后人哀之,吸取精神养分。
历史久远的莞渎场,人杰地灵,也是一处风水宝地。它留给后人的是一串串回忆,和那些光照千秋的人文历史。明洪武年间举家迁徙莞渎场的朱洪,也是从莞渎走出去的历史人物。历任总兵,后迁两淮总兵等。从明孝宗敕撰的皇帝实录载:“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知县朱洪己酉擢为各道试监察御史,正德年间擒贼渠魁(盗寇中的首脑)、朱洪有功升东城兵马指挥,又署广州府事,皆有德政,巡抚荐擢等文字记载。”
繁荣盛世的莞渎,当年也出现了令后代人崇敬的乡间名士,和值得永远学习的思想以及那崇高的仁爱之德。据清光绪赣榆县志记载,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19年)进士及第后的刘守良,受托为世居莞渎名士寿宫王公平撰写墓志铭。未第时(正德十二年1516)赴南畿,“江宁旧号金陵,为元朝建都胜地,明代列为陪都,称为南畿。”途经莞渎时与王公大儿天恩等同舟,谈及家世,乃恩大节数端,问访诸友,咸同声相应,为人绝无仅有:乡人危急,公之报溺救焚。乡人遇饥馁,公为之疾首蹙额。铭中:绝无仅有,德并前修,金莫能赎等赞颂他高尚品德。弘治年间任海州郡守侯镗,曾巡视此地方,闻其齿德。始其惊讶:“不图一隅之地,乃有此人!”
古莞渎场涌现出来的一个一个令人敬佩的故人,人虽没了,却留给这块土地一段真实的历史。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海桑田,曾有广袤百里荒滩、盐池的莞渎场,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今日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沃土良田,圩堤沟崖,绿树挺拔,雄奇壮美,绿荫如盖,有的梢直如杆,高耸入云,遮天蔽日,一片绿色的海洋。
当年古场街区常驻盐工、商贾户数约三、四千,人口约两万多。市面上商行、商店林立,门庭若市,摩肩接踵,欣欣向荣。纵横盐区的莞渎河,商船、驳盐船,官舫民舶,帆樯如林。坨地上的运盐工熙熙攘攘,往来不息,热闹非凡。昔时生产生活在莞渎的盐民为盐业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卓越贡献。宋代·柳永用悲怆激昂的情怀,描写了古时盐民的艰辛和痛苦。“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诗中用母子隐喻官府与人民,官是剥削者“富”了,而盐民还是穷困潦倒。
当年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给莞渎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由盛变衰,是苍茫大地的变化,也是必然的自然规律。曾几何时,一度繁华早已变成萧条。过去的兴旺,早已成为当地百姓心中一串串回忆。据老人回忆,过去这块地方,大片荒滩盐碱地,冬天遍野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杂草丛生,芦花乱点头,吃饭也发愁。是食不裹腹,衣不遮体,屋不避雨的穷地方。莞渎过去一度的窘迫,在年轻一代人中难以想象,没有任何记忆了。
现在人们走进莞渎,它的新生、繁荣兴旺,却又引人瞩目。令人感慨的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改革开放改变了这里的历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2500多口人,家家住上两层小楼,去年人均收入达1.3万多元。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法制示范村”“连云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莞渎的今天各项事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在这个基层岗位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人人心系国家,为民排忧解难。前几年人工收割的稻草放在田里,堆在路上,滋生不少问题。村里领导班子为解决这一难题,下山东、去江南调研,引进机器,为十多户百姓办起了草帘加工厂。他们又积极帮助百姓出去推销,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第一村民小组几十户人家,住在公路的一侧,原有一道简易小桥,往来通行,后年久失修,村里发现后拿出近十万元修建一座新桥,村民们自发地在桥上竖块刻有醒目大字“连心桥”的木板。干部为百姓倾注了满腔热情办实事,百姓都说有这样的好村班子,未来充满了希望。
如今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莞渎,那段逝去的辉煌,必将再现,带给人们的是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