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青山有幸埋忠骨 —— 纪念在我市牺牲的八路军高级将领符竹庭

【连网】在抗战时期,八路军牺牲的高级将领符竹庭,15岁投身革命,17岁成为优秀军事指挥员,26岁统兵驰骋冀鲁边抗日战场。他,铸军魂,做政治工作打造有理想之师;战沙场,智勇双全,善于用兵出奇制胜。

微信截图_20200817112249

符竹庭肖像

然而,1943年11月26日,日军对滨海军区进行报复性扫荡,符竹庭在我市赣榆的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抢救无效而牺牲,年仅31岁。符竹庭牺牲后,山东军区司令罗荣桓痛哭失声,好几天吃不下饭,并亲自修改上报符竹庭的牺牲经过。追悼大会那天,滨海地区数万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这位“军政双优”的将军最后一程。

口才极佳

成为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者

符竹庭将军的陵墓安放在抗日山烈士陵园。走近看去,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符竹庭将军陵寝前,花篮整齐排列,散发出阵阵芳香。六角亭式的石墓上,正面镶有符竹庭的铜像,周围石壁上镌刻着滨海区党委悼念符竹庭将军的碑文:符竹庭同志致力革命十余年,为民族为人类为我党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历尽艰险,身经两万五千里长征;转战敌后,屡树功勋。方期法西斯溃灭之时,胜利在望,正足以发挥威力,建设滨海根据地,不幸于赣榆战役光荣殉国,实乃我党我军之重大损失,党政军民同声惋悼……

“符竹庭是江西广昌县人,当年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经过他的家乡,宣传革命的道理,符竹庭毅然加入了起义队伍。直到今天,在广昌县还有竹庭路、竹庭公园、竹庭小学等等,足以说明符竹庭在广昌县的历史地位。”赣榆区文史专家葛华介绍道,符竹庭在1927年即参加革命,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因作战英勇曾受到登报表扬。1934年长征开始时任先头部队红一方面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七七事变”爆发后,符竹庭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平型关大捷等战役。

1938年,符竹庭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随肖华进入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此后历任343旅政治部主任兼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教导二旅政委兼鲁南区委书记等职务。符竹庭口才极佳,对我党我军的政策张口即来,群众工作基本上都是由他来做。

在符竹庭的努力下,山东百姓积极报名参军,抗日武装力量很快就发展到了两万多人,建立了15个县的抗日政权。鉴于符竹庭出色的工作能力,八路军总部有意将他调往冀东开展工作。肖华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天内连发四封电报,阐述符竹庭留在鲁西的重要性,并亲自给任弼时打电话,坚决要留下符竹庭,可见肖华对他的器重。

值得一提的是,符竹庭在长期的战争生涯中,深刻地认识到政治工作在军事战斗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每次战斗,他都进行战前动员、战时鼓动、战后总结,使指战员在战前明确战斗目标及其意义,在战斗中发扬遇难而进、遇险而上和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战后总结战斗中的胜利经验、失败教训,表彰英雄事例。因此,无论是在风平浪静的平时,还是在硝烟烈火的战场,他都能联系实际,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认真抓好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为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危险降临

与日伪军战斗途中不幸牺牲

赣榆战役后,日伪军恼羞成怒,他们决定向八路军报仇。十一月十二日,日伪军在青口一带集结重兵六百余人,偷袭滨海军区驻地黑林马家旦头村。陈士榘、符竹庭指挥军区部队奋勇反抗,当时虽然敌人只有六百人,但是由于军区驻地仅有少量部队,人数远比日伪军少,因此这次战斗打得非常艰难。不过,这一战还是取胜,滨海军区驻地部队还抓住了不少日伪俘虏,并关押在大树村收容所里。当天下午,符竹庭带着警卫员前往大树村,检查俘虏处理情况,并对他们作思想工作,然而,就在这时,危险降临了。

当时一股日军接到支援命令后,向旦头村一路奔袭而来,还没赶到旦头村,恰好在途中的大树村碰到了符竹庭一行人。日军中有汉奸认得符竹庭,说他是八路军的“大官”,日军想要抓住符竹庭领赏,于是向大树村发起疯狂进攻。面对十数倍之敌,符竹庭冷静应对,指挥若定,打退了敌军数次进攻,由于敌军火力太猛,他率队退到了核心阵地。

当时战士们都非常悲观,认为凭他们这些人根本守不住阵地,日军一旦攻破核心阵地,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针对战士们的悲观情绪,符竹庭鼓励道:“同志们不要灰心,我们人数虽少,但是只要坚守一段时间,我军主力部队必定赶来支援!”

战士们听了政委的话后,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更为顽强地进行抵抗。然而,不幸的是,战士们等来了援军,而符竹庭却没有坚持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刻。战斗中,符竹庭骑在战马上迎战敌军,然而,由于这匹战马是在赣榆战斗中缴获的伪军团长的马,本来就认生,加之受到炮火惊吓,竟突然间发起狂来。战马带着符竹庭一阵狂奔,由于速度太快,符竹庭不敢松手,结果在通过村寨大门时,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跌下战马,摔在地上。由于符竹庭头部受到重创,生命垂危,八路军援军赶到后,打跑了敌人,并马上将符竹庭送到了后方医院,然而,由于伤势太重,最终还是没能挽回符竹庭的生命。

为纪念英雄

赣榆县曾为此改成“竹庭县”

符竹庭牺牲后,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非常伤心,联名为将军撰写了颂词:拾六年的革命生活,未曾有一日放下杀敌武器,历尽险山恶水,万里长征,艰苦奋战,坚持敌后,其忠于人民革命事业,弥久愈坚;果敢顽强,英勇壮烈;确是我黄帝子孙,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11月26日,为纪念于赣榆牺牲的符竹庭将军,改赣榆县为竹庭县,1950年根据中央关于为纪念烈士所改县名一律恢复原名的指示,竹庭县复称赣榆县,属临沂专区。

时间来到2018年4月1日,赣榆区抗日山烈士陵园迎来了来自上海、浙江等地的符先平、符先林、符先荣、符先发等15位符竹庭将军的后人,在清明前夕来到抗日山,祭奠他们逝去多年的亲人。对他们来说,这次不仅仅是祭拜先人,也是穿越七十多年岁月时空重新认识这位抗日英雄的一次精神洗礼。

“对于整个家族来说,将军是我们的骄傲,但不是我们的资本。”在上海从事物流行业的符先平表示,“将军对我们的影响很大,记得小时候爷爷经常告诫我们,不要以英烈后代自居,一切要靠自己,好好干工作,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

提起自己的先辈,来自浙江嘉兴的符先林总是充满自豪。那次他专程带着83岁的老母亲以及妻子、儿子前来缅怀、凭吊。“先辈们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身体力行,爱国、勇敢、担当的家风家训,早已融入了我的血液中,深植心底。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烈士的后代,我有义务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凝视着将军的塑像,符竹庭70多岁的玄孙符先发闪烁的泪光中寄托着无限哀思。“虽然我们没有见过将军,但他的精神是宝贵的遗产,是我们必须要继承的。”他说,“赣榆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回去后我将整理好与将军有关的资料,讲给更多的人听。”

微信截图_20200817112403

图为徐向前、符竹庭、宋任穷、肖华在山东根据地。

时至今日,符竹庭,成了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而另有文史专家指出,1955年,陈士榘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符竹庭将军牺牲后的继任唐亮将军也被授勋上将,而如果符竹庭将军不曾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也并未调离军事岗位,1955年授勋时至少为中将,更可能为上将。当然,这一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符竹庭将军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他人谋幸福的崇高品德仍被世代铭记,他的无畏和奉献精神,也将万古长青……(张晨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