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鲁僖公二十四年春,在秦穆公的鼎力扶持下,重耳回到了晋国,杀了晋怀公,当上晋国国君,称晋文公。
(一)
论功行赏,安抚勋戚,排除异己,巩固政权,是任何新君即位的必要举措。
第一功臣,舅舅狐偃,几十年忠心耿耿,十九年逃亡路上更是呕心沥血,匡扶过错,既为亲又为师,是自己必须仰仗的肱股。对他的安抚,非金钱宝马、美女权杖所能为,要在信任与事功方面着手。
刚到黄河边,狐偃,《左传》尊称子犯,将重宝玉璧还给重耳,说:下臣我鞍前马后跟从您巡行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罪过,一路让您不开心,请允许我离开您吧。子犯的顾虑不是多余的,世人很多能共苦而不能同甘,草创之初,艰难困苦,筚路蓝缕,需要目标一致,团结一心,些小龃龉,一笑置之。
而达成目标后,领导者需要树立高大的形象和权威,以为人所景仰。过去糗事、瑕疵,甚为不堪,必当遮掩,以致故人不为亲反为仇。加之功勋之辈,或居功自傲,或勋德震主,君主赏无可赏,罚不能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明智之辈,多功成身退。其时虽无老子,也无范蠡张良,但智者相通,子犯萌生去意,当不为怪。
对此,重耳心如明镜,当即发誓,保证和舅父一条心,否则“有如白水”。誓毕,将玉璧投入黄河,表示一言既出,逝水不回。信任,是最好的奖赏。
(二)
对于赵衰,晋文公不顾发小友情、连襟之礼,将女儿赵姬嫁与为妻。赵姬深明大义,力劝赵衰接回狄国赵盾母子。告诉赵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一定要接回原配,并让出正妻之位,甘居之下。同时以赵盾有才为由,请求文公同意,作为嫡子抚养。笼络人心,在妻儿身上下功夫,往往最有效。
寺人披,当年蒲城之战,奉献公之命,刺杀文公并砍下一截衣袖,要求觐见。晋文公拒见并派人斥责他,说蒲城之役,献公命你一夜之后到达蒲城,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随狄君在渭水边上打猎,你奉惠公之命来杀我,惠公“命女三宿”,你第二夜就赶到了。虽有君命,但你“何其速也”。你砍断的那截袖子我还保存着,你还是尽快走吧。
寺人披回答振振有词:我本以为你既然已经回国为君,就应知道为君之道。如果你还不懂,恐怕还将会遇到灾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自古以来,执行君主命令不能有二心,为国君除去仇恶之人要尽全力。那时我为献公、惠公服务,不过把你看成蒲人狄人。您即位后难道就没有蒲狄那样反对您的人吗?当初齐桓公尚不追究管仲射其衣钩一事,用管仲为相。您如没有桓公的大度而不忘旧怨,那我自然走开,何必劳您下令驱逐呢?如此,畏罪出逃的人很多,岂止我一人?
寺人披以忠君之义打动了晋文公,并以齐桓公为榜样规劝文公放过以前事奉先君的臣工。首恶必惩,协从不论,一般民众,不过是迫于形势。像寺人披这样的人,不过是刀枪器具,圣贤雄主,仇敌可用,而况刀枪?应该担心的是其不够精良锋利。
于是,晋文公接见了寺人披。寺人披当即把吕甥、卻芮等忠于惠公的权臣企图焚宫杀君的阴谋告诉了文公。文公联手秦穆公挫败了他们的政变阴谋。寺人披之事说明,当权者任何时候都要重视非常之人的非常要求。
头须是晋文公的童仆,负责管理库藏。文公出逃在外的时候,头须偷了库中的财物后逃走,但他把这些财物都用到争取文公回国的活动上了。此时文公回国,头须求见。文公以正洗头为理由,推辞不见。头须对文公仆人说,洗头时低头向水,心的位置就倒了过来。心倒过来,想法自然也就倒了过来,难怪我不被接见。留在国内的人,是替他在看守国家;随从出逃的人,鞍前马后为他奔走。无论留与行,都是可以的,何必一定认为留在国内的人就有罪?“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国君以普通民众为仇,到处都是害怕他的人。文公听闻头须的话,立即会见他。
(三)
晋文公即位一段时间,该赏的都赏了,该罚的也都处置了,寺人披、头须这样的特殊人物也量材量德予以使用。应该说晋文公确实有度量,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从善如流,表现出一个卓越领导人的博大胸怀。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贤良的人也总有考虑不到的死角。有一个人晋文公一直没给说法,那就是跟他一起出逃的介子推。
有古籍演义说,介子推曾经割自己大腿上的肉给文公当口粮。没功劳也有苦劳,介子推从没要求做个什么官,拿多少俸禄,结果文公也就没有封赏。老实人多吃亏,自古皆然。人老实,不等于没脾气。介子推极度不满,不禁发起牢骚,他不敢说君主的不是,就把矛头对准左右大臣:说献公有九子,只剩下文公。惠公、怀公没有亲近之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但上天不灭晋国,肯定会有君主出现,主持祭祀晋国先灵,这人除了文公还有谁呢?这是上天的旨意。而那些跟他外出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在骗人吗?“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介子推十分情绪化。虽然晋文公登上国君之位有命运之神眷顾,但与君臣一心、谋划努力、积极作为是分不开的。如无晋文公的计谋,以晋怀公之盛年,还能少了接班人?以“天实置之”就能抹杀大伙一路追随之功?怎么就如同盗财之贼一样贪图上天的功劳?更谈不上臣下以罪为功,君主封赏奸恶,上下互欺。如果真是这样无功有过,你介子推又有何理由为无赏而愤懑?不怀疑你一路忠心,辛苦服务,文公及诸同仁一时忽略,或暂无合适的位置,何至于全盘否定?
(四)
母亲听到他的抱怨,建议介子推向国君请求封赏,“以死谁怼?”如这样死了,又去怪谁呢?母亲的建议,从解决问题出发,是正解。可介子推走进了思维的黑洞。介子推说:“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介子推自己搓绳绕自己腿,把自己逼入自设的死胡同:知道那些人有错,我还效仿,不是更有罪过?何况自己口出怨言。决心不吃君王的俸禄了!性格决定命运!介子推在这里怨天尤人,赌咒发誓,自生闷气,而文公、子犯等君臣还毫无察觉。
母亲心疼儿子,说话虽如此,可还是要让文公君臣知道你的心思啊!依据自己的思维逻辑,介子推此时已不能回头,他对母亲说,“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意思是言语是自身的文饰,我本身准备隐居,还用得言语来文饰吗?如果去说,那就是企求显达。母亲理解,说既如此,我就和你一起归隐。他们归隐后,晋文公到处找不到他,于是把绵土封作介子推的祭田,并说:“以志吾过,以旌善人”。意思是以此来记下我的过错,表彰好人。晋文公以此为鉴,值得后人警醒:作为主上,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当细心体察部属功过是非,尤其不能让忠于职守的人流血流汗又流泪。
当然介子推也有自己的问题,他最大的心结是把禄位当成君主论功行赏、因公求显、享受尊荣的平台,而不是当成干事创业、服务国家民众的岗位。他的玻璃心尚在其次,以这样的心态处事,说不言禄,其实渴求认可、回报,如安排职务,在今后的工作中难免一受委屈就心灰意懒,消沉放纵,指上怨下,成为团队的负能量。也许归隐是他最好的结局,如果他能效法管仲以发挥才能,干一番事业为目的,则会甘愿承受世人指责,作囚受辱都能忍,何况暂不封赏?
(五)
《吕氏春秋·介立》记载,介子推未获封赏,归隐前曾作《龙蛇歌》:“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承辅。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槁死于中野”。悬挂在文公门前,自己隐居山中。传说,晋文公找到山下,为逼介子推出来,放火烧山,他坚持不出,于是被烧死。人们为纪念他,清明节前一日禁火,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清高之士,悲剧之源。
封赏是大学问。《史记·晋世家》还记有一事:跟随重耳逃亡的一个低级臣仆壶叔,见文公三批行赏都没有自己,问文公自己有什么罪过?文公回答:用仁义引导我,用德惠来规范我,这样的人受上等赏赐。用善行来辅佐我,终使我成就大业,受次等赏。亲冒矢石冲锋陷阵,建立汗马功劳的,受再次等赏。如果仅靠力气侍奉我,而不能补救我的过错者,受更次等奖。这就是三次赏赐以后才能轮到你的原因。
晋人闻之,皆悦。一道、二德、三功、四保,文公论赏,可为后世遵循的标准。文公行赏,因人而异。平分财资看似公平,实则是只此一次的盗抢行为。君主行赏是激励后人,需按名查实,量才而用,同时也是考察人才于功名利禄之前,照顾各方于后。混淆标准,轻重不分,至或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只能是昏君!为臣者,当为君上所忧而忧,赤胆忠心,干事为先,不应以功邀赏,更不应该居功要挟。介子推的行为,说好听是清高,要批评的话,就是矫情和要挟!(鱼禾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