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在晋文公争霸的同时,其他各国的争斗也从未停止过。两个曾被狄人灭国,受齐桓公之惠而重建的小国邢国、卫国从斗气发展到征伐。鲁僖公二十五年,卫文公燬进攻邢国,被他买通的内应礼至和其弟弟跟随邢国国君巡城,一左一右抓住邢国国君的胳膊残忍地抛到城外,灭掉了邢国。
(一)
鲁僖公二十六年夏,齐孝公进攻鲁国北部边境。卫国因为与鲁国结盟,攻齐救鲁。
边境不宁,也是国家大事。鲁僖公派展喜前去犒劳齐国军队,说“犒劳”是遮面子话,也就是不得已带点礼物前去谈判,解决边境纠纷。对于使者来说,去敌方谈判需要见机行事,斗智斗勇,上可使双方罢斗而把酒言欢,下则一言不合而大动干戈、玉石俱焚。于是展喜行前遵照国君嘱咐,向展禽也就是柳下惠请教,如何措辞应对。
到了边境,齐孝公、展喜会面。《左传》的记录颇为详细。当齐孝公还未进入鲁境时,展喜就出境相迎,并且未让齐孝公跨过边界进入鲁国。他的行动坚定,绵里藏针,态度自然,语言谦逊。展喜对孝公说,我们国君听说您要“亲举王趾,将辱于敝邑”,亲自抬腿屈尊光临我国,特派大臣我来犒劳您的左右侍从。孝公神情傲慢,“鲁人恐乎?”你们鲁国人害怕了吗?展喜回答:“小人恐矣,君子则否!”这一回答,设定悬念,预留进一步周旋说理的空间,也勾起了孝公探求因果的欲望。但齐孝公不想被展喜把握交锋的主动权,继续威胁:你们鲁国,“室如县馨,野外青草,何恃而不恐?”,齐孝公说的是事实,经过管仲发动四十年的经济战争,鲁国元气大伤,筋疲力尽,真的是家家空虚,地里连青草都不长。
(二)
《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记载了齐国利用经济战争使鲁国归服的过程。鲁国民俗以织绨为业。一天,齐国从齐桓公开始,君臣百姓兴起穿着绨服之风,绨价大涨。鲁国百姓纷纷织绨,连国君也要求织绨,殊不知这一切均为齐国管仲之谋。突然一天,齐国改穿帛衣,不收绨布了,并封闭通商管卡,鲁国闹起了饥荒,只能低价卖绨而用千金买粮,粮价百倍于齐。经此一役,鲁国从国库到民间,负债累累,不得不请求归顺齐国。管仲用这种看不见的战争,先后诱导征服了莱国、莒国、代国、衡山国、楚国等。
所以齐孝公质问展喜,你们凭什么不害怕?展喜没有直接回答孝公,而是从兄弟之邦的感情入手,给齐孝公戴高帽子,将其抬到道德高点。说,我们不怕,凭的是先王的命令。从前,咱们先祖周公、太公作周王室的股肱之臣,“夹辅成王”,成王敬重他们劳苦功高并命令结盟,嘱咐“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这一盟约至今还藏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您父亲齐桓公因此而集合诸侯,解决相互之间的恩怨,“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示履行太公辅佐周室的固有职责。到您即位,诸侯们都对您寄予很大希望,认为您能“率桓之功”,继承桓公的事业。因此,我国也就没有调集军队,防守边境。我们认为,君王您刚刚即位九年,就丢弃先王的遗命,忘记了自己的职责,这怎么能对得起先君呢?您的先君一定不会这么做。我国的君子就是依仗这种想法而不感到害怕。展喜虚虚实实,首先大谈两国祖上如何情深义重,再指孝公数典忘祖,表明鲁国如何义字当头,最后夸赞、捧杀孝公,将孝公思维引入逻辑的陷阱,于是齐孝公撤兵回国。
(三)
齐孝公如同心智不全的少年,被人三言两语,一通兄弟友好,君子道义就撤了兵。殊不知他老爸有强大的实力作后盾,先威服而后才有资格谈道义、谈兄弟之情。他老爸怀柔只是征服的手段,孝公是得其形而失其神。
展喜的外交行为不过是鲁国没有做好准备而成功实施的拖延战术。鲁僖公一边派展喜与齐孝公虚与委蛇,一边派东门襄仲、臧文仲到楚国请求出兵,劝告楚国子玉进攻齐国、宋国,因为宋国从泓之战后顺服楚国,眼看晋国强大,到底心中不忿,又倒向了晋文公。要说鲁国也实在不地道,刚刚还与齐孝公大谈祖上兄弟情谊,转身就抛弃中原的兄弟之邦,齐、鲁传统盟约,只因楚国强大,就不惜委身于荆楚。可见没有最黑,只有更黑。
楚国在灭掉不肯顺服的夔国之后,出兵北上。由令尹子玉、司马子西领兵攻宋,包围了缗地;同时,分一部分军队交给鲁僖公率领攻打齐国,占领了谷地。不仅如此,僖公还将齐桓公的儿子公子雍安置在谷地,由奸佞之臣易牙侍奉,作为鲁国的后援,给齐孝公背上插上一根芒刺。楚国特地派申叔戍守谷地,在中原建立了一块根据地,于齐鲁两国中间嵌上楔子,收留齐桓公七个儿子为楚国大夫。楚国称霸之心路人皆知。齐孝公吃了败仗连气带吓,悔恨交加,于次年春天,一命呜呼。
(四)
楚国攻宋之前,围绕练兵发生了一件事:先是子文在睽地操练,只一个早上,就操练完毕,而且没有惩罚一人。子玉接着在蒍地操练,练了一天才结束,而且鞭打了七人,用箭穿了三人耳朵。楚国的老臣们认为子玉练兵严格,带兵有方,纷纷祝贺子文推荐子玉有功。子文请大家喝酒。年纪最小的蒍贾最后到且不向子文祝贺。子文问他原因,他说:“不知所贺”,意思我不知道祝贺什么:您传政给子玉,说是为了安定国家。其实您的做法是暂时安定了国内,但对外作战可能要失败,“所获几何?”子玉如果作战失败,也是由于您的举荐。举荐一个败军之将,还有什么可祝贺的?因为子玉“刚而无礼”,不能让他治理民众。如果他率领超过三百乘的军队,恐怕就很难安全回国。等他安全回国,再祝贺也不算晚。
蒍贾年轻气盛,一番话,直言不讳,不顾领导颜面,确实扫兴。但从两人两地练兵看,子文身无领兵之责,明显形式大于内容,往好了说是宽容,实了讲是糊弄,做做样子。而子玉虽看似严厉些,不过一天,加上处罚时间,能练什么东西?且训练无主题,是政治动员还是讲纪律、练战术、练体力?充其量列列战阵队形,徒有虚名。大战当前,如此草率,如此领兵将领,能算人才?即使蒍贾断喝,在一众大佬面前,人微言轻,不过是年轻莽撞,根本难以撼动子文、子玉当权者的飘飘然也。世上有多少机构、班子不是如此?战场才能见真章!
而晋国练兵则与之形成鲜明对照。晋文公刚一回国就开始练兵,练了两年,应该说士兵技战术水平、纪律、体能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晋文公想使用他们对外行动,但子犯认为“民未知义,未安其居”。意思国家战乱多年,百姓还不明白道理,还未安居乐业,不宜过早使用。待晋文公救助周襄王后,致力于百姓福祉,百姓安于生计。此时,文公觉得可以用兵了,子犯再次谏止,认为“民未知信,未宣其用”百姓还不知道您是否讲信用,也不了解信用的作用,还不能用。待到文公攻打原国,表明信用后,对子犯说现在行了吧?子犯又讲“民未知礼,未生其共。”意思百姓还不知道礼仪规范,还不能共同行动,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文公举行大规模阅兵式,明确爵禄等级、官兵职责分工,令行禁止。如此,军队知道为什么而战,怎样作战,兵才练成。
(五)
两军训练之后,战端开启。晋楚之战围绕两面摇摆的宋国展开。
鲁僖公二十七年冬,楚成王率陈、蔡、郑、许等国联军包围了宋国。宋国公孙固到晋国告急求救。战前会上,先轸,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元帅头衔的春秋著名军事家率先发言,说报答宋襄公赠马之恩,解救宋国之围,在诸侯中树立威望,成就晋国霸业,在此一举。
子犯献计:楚国刚刚得到曹国不久,又与卫国新缔结婚姻。如果我们攻打曹、卫,楚国必然救援,这样可解宋国之围,甚至齐国之患。方针已定,晋国举行大规模出征阅兵式。文公把部队编成三个军,研究谁来挂帅。赵衰推荐郤縠,理由是他爱好礼乐,因为礼乐是德行的准则;其注重《诗经》《书经》,掌握其中的道义原则,君王可以一试。于是晋文公任命郤縠领中军,郤溱为副帅;准备任命子犯领上军,但子犯推荐他弟弟狐毛为帅,自己为副帅;赵衰为卿,准备让他率领下军,但赵衰让给了栾枝和先轸。与楚国子文让位于子玉的绥靖不同,晋国将领任命,大家出于公心,既有让位于贤能,又有举贤不避亲,君臣上下,皆以事业为重。此乃团队干事创业的理想境界。
三军既定,晋文公挑选荀林父驾驭战车,魏犨作为车右,率领七百战乘杀向战场。(鱼禾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