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信义儒雅筑灵魂 仁慈德善布天下

【连网】父母去世多年的亲情空缺,每当听说哪位老人去世,内心都会有一种短暂的失落。今夜竟然因为一个老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一生赤诚报国、执念初心、烛燃杏坛的方敬先生失眠了。试想一个非亲非故、从未谋面的老人,仅仅凭借一本《先生方敬》里文字的记录,就能让我如此动情,自然要归功于这本报告文学的作者王成章。他是我多年前就熟悉的作家,熟悉他的俊逸谦和,熟悉他的博学多才,熟悉他的《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并且认为他是在我所认识的作家圈子里为数不多的,真正富有家国天下之情怀与格局的人。读完这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文学评论家李炳银、丁晓原联袂推荐的《先生方敬》,更加验证了我的判断。

此时此刻,萦绕脑际的全部画面都那么清晰,仿佛一闭上眼睛,就看到方敬老人的葬礼正在进行中。遥望浩瀚的苍穹,无数颗闪烁的星星,我不知道哪一颗是你?敬爱的方敬先生,你肯定是璀璨的那一颗,我对此深信不疑!我相信生活中每一个了解方敬先生的人,或者通过这本报告文学走近先生方敬,都会对他肃然起敬。其实这样的敬重,是寻根究底的善良,是追溯人性之初的本能。我确信,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征服,一定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膜拜和敬仰。

《先生方敬》这部报告文学,以31章、62万字的鸿篇巨制,特别翔实的资料塑造了凭借一己之力行大善、彰厚德的方敬先生。就语言的感染力、故事的可读性、引用的材料而言,处处彰显一种朴实和本真,在结构的处理上,又特别富有艺术性。由于作者立意追求“一切的伟大皆来自于平凡”。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先生方敬的德善仁慈,在作家史诗一般的深情叙说中,不疾不徐,坚实有力地款款走来。

《先生方敬》从时任赣榆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思文和作者的几段对话开始。尤其是许思文从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和作者侃侃而谈———探讨德善,探讨儒学,探讨一个乡贤鞠躬尽瘁,一生都在内心装满家国天下的方敬老人,不由得让我联想到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遇见老子的一段对话———

老子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对于这样的一段对话,想必方敬老人一定会烂熟于心,所以才能把善事和德行布施于默默地执着。“善为人知,并非真善”。这是老人一直秉承的信条!

于这样的敬仰中,作者以倒叙的手法,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方敬老人的,便是老人的葬礼铺开的一幕幕情深义重!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由葬礼中先后出现的次序和细节拓展,如果说文章开头的对话,已经初步勾勒出一个全国道德模范方敬老人的大概轮廓,那么他的葬礼,无疑就是这种高度的再次完善和延伸以及安抚读者对于老人去世情感失落的寄托。让读者在这样的寄托里,得到空前的释怀和抚慰。

这是怎样的感动和敬仰?在这里,最好的注解,莫过于作者的文字:“感动是一泓清泉,可以洗净内心的风尘;感动是一缕阳光,可以照彻封闭的灵魂;感动是冬日的轻雪,浸透你的肌肤;感动是暗夜里,那一轮如钩的月亮;感动是一种崇高的养分,使人奋进!”而我确切的感动,是方敬先生去世后,他的那些五湖四海聚集在一起的众多弟子、好友、故旧,在老人的弟子吴德运的精心操持下,一遍又一遍吟唱诗人李叔同当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旧上海的冬天,他的好友之一的许幻园由于家道中落破产后的告别,面对茫茫雪花中渐渐模糊的身影,诗人李叔同特别感慨:“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样的吟唱,多么贴合这样的离别,更何况先生方敬生前就特别喜欢音乐!读到此处,仿佛自己就在那些吟唱队伍里,身穿一件黄大衣,和他们众多弟子一起流泪,一起缅怀,一起追忆!可想而知作者用情至深,那也一定是泪流满面的沉痛。

灵车走了,载着方敬先生灵柩的徐州医科大学的专车一路西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他的一生做了超越星辰一般的善事,最终还把自己的躯体交给医学界做试验。尘土如斯,爱恋如斯,执念雪花一般纯洁的心灵如斯!而他故乡的人们,知道这个感动中国,游荡在外半个世纪的好人真的走了,永远离开这片令他魂牵梦萦的宋庄!纷纷泪雨飘落处,件件善事被忆起。他日梦里再相见,定是执手诉相思!方敬老人走了,正如他悄然无声地来!他生前一再强调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父母,报答故乡,报答他的恩师胡景清老师。他的骨血里的知恩图报,不正是我大中华五千年传统道德的弘扬光大!不正是我们的民族文明传承得以生生不息的无尽延续!如果不是许思文的一再上门做工作,这样的一位乡贤,倾尽一生的精力、物力和财力的老人,依然会一直低调。正如他永远执念“上善若水”的理念。在金钱至上、人心浮躁的当下,我们的时代,多么需要彰显这样的道德模范!

《先生方敬》以这样激昂的情感乐章呈现,仿佛波涛汹涌的潮涨,在高亢和悲壮过后,读者的思绪,又如落潮的海浪。在渐渐平息的激流里,终于回归平静。追忆,是人们最为习惯的缅怀。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追忆的呢?于千万缕思绪中,首先从方敬老人的一本绿皮日记开始。那些曾经的岁月,都在挤挤挨挨的字里行间逐一排列着,那些岁月中遇见的人和事,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方敬老人的那本绿皮日记给予他们次第登场的机会。每当翻开一页,就会呈现一些故旧和好友、学生、亲人伴随着岁月的亲和。“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尽管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读者的情愫依然被作者热烈的文字点燃。作者有一段精彩的文字:1953年春天,在方敬先生的岁月里,一定是很美的,公园里的池塘变得特别妩媚,垂柳婀娜多姿,印在碧玉般的水面上,像绚丽多彩的绸缎;红蜻蜓似乎也被美丽打动了,不停地点击水面。迎春花、丁香、玉兰花、牡丹、郁金香、海棠、映山红散发着春天的味道……这样唯美浪漫的文字,无疑代表着方敬先生当年意气方遒的青春韶华。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一个全国道德模范的产生?作者又会用什么样的文字,来塑造这样一位人物的高大形象?对此,作者几年时间南下北上走访的人,翻阅的资料和信件,常常被主人公感动得潸然泪下!作者文章里多次提及一个名称,那便是“景清书苑”,在这里,我们无法绕开胡景清老人———方敬先生曾经的恩师。方敬先生出生于1931年的上海格兰路,现今的杨浦区隆昌路,父亲早年在码头当苦力,后来通过赣榆青口的同乡介绍,当上了交通警,一家兄妹九人依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足见生活的贫困。尽管这样,父亲却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少年时代的方敬,几乎每个学期都能得到奖学金。而方敬平时除了学习刻苦努力,还喜欢书法、绘画。为了节省开支,经常不吃午饭,以自来水充饥。这样努力的孩子,自然逃不过老师的眼睛。终于被他的恩师胡景清发现,从此以后,每天中午,胡景清老师都会强行命令方敬陪他到“小小天”包饭吃午餐,当然这一切的费用都是胡景清老师买单,看到自己的学生酷爱书法绘画,胡景清老师又把书法绘画所需要的一切笔墨纸张全部承包下来,试问当下的教师队伍里,这样的教师还有几人?如果这样的教师还不够让你感动,那么还有一个细节,1977年,方敬先生老母亲病重,他的恩师胡景清老师不知道从哪里得来消息,于一个清晨六点到达上海黄浦医院看望方敬先生的母亲,临走时留下一封信,“启之,其数巨,约恩师数月之薪俸”,这可是他们师生一别30年后的情谊啊!这样的厚情大恩,不要说是当事人方敬先生,难道你还能一再矜持你的泪水?恩师对他点点滴滴的恩情,汇聚成方敬先生报效社会的涓涓细流。所以方敬先生后来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老师、校长,就无时无刻不在身体力行着恩师的教诲。甚至在曾经社会上一度流行“读书无用论”的年代,成立“地下学店”,坚信报效祖国,报效社会,没有足够的知识,就无法回馈社会。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著名书法家、画家,很多都是出自方敬先生的门下,出自于那个曾经的“地下学店”。

如果说,方敬先生曾经秉持“一盏灯”的执着,照亮着他的千万个学生以及周围人们前进的道路,当他从职场几十年全身而退之后,他又把自己半个世纪流浪他乡的乡愁,汇聚成一条爱心的溪流回归故土,践行着他的心灵深处那片绿洲的博爱。1978年春天,方敬先生和他的儿子方列平一起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赣榆宋庄乡任庄村,“天上有颗心/我那童年的心/秋色的芦荻/低低的茅屋/天边飘荡着白云/我那童年的梦/那苦涩的水/那悦耳的乡音/依着微风/回来了/一朵飘浮着的蒲公英/带着童年的心/变幻的梦境……”这是怎样的乡愁?请看作者的深度诠释:“都说故人是乡愁,故园是乡愁,故土是乡愁,故国是乡愁,那么时光呢?它分明是乡愁的底色,乡愁的酵母,是乡愁的乡愁啊!”方敬6岁时候第一次被父亲懵懵懂懂带回来,26岁时候,因为在苏北地区做成人教育讲座,当晚入住新浦第二招待所,考虑到次日是星期天,一种无可名状的乡愁,让他突然归心似箭地要去故乡看看,当年新浦去赣榆没有班车,他就仗着自己年轻力壮,一路步行向北!由于口齿不清,他说的自己的故乡任庄被人听成殷庄,一路辗转错过20多公里,然后又无奈折返回来,直至凌晨一点多钟,才到达自己的大姨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乡愁的力量,才能支撑起如此大幅度的一天一夜的疲惫?”作者如此感叹!而我曾经离乡五年从南疆战场归来,就是那么心若飞燕,可想而知方敬先生这20年的纠结,更可想而知以后又是将近40年积攒的乡愁!

这一次归来,是他思虑再三后的决定,是的,他要把自己的余生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交给自己的故乡,尽管任庄不是他的出生地,可那毕竟是父亲以及家族的诞生地。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宋庄乡纯朴的乡音,流淌着任庄村浓烈的乡愁,之前他所居住的大上海不缺少最先进和最前卫的教育理念,更不缺少处于最高端的教育人才。而他的故乡不行,他的故乡依然落后贫穷,乡野人家时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斤斤计较,每当这个时候,只要被方敬先生看到或者听到,他就一定会亲自上门调停,需要金钱说话的,那也一定是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积攒的收入,以此息事宁人。尤其是他回乡后,成立“景清书苑”,多次返回上海,发起捐款助学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先后被他资助而圆了大学梦想的学生,达到260名。尽管他的收入不高,他宁可吝啬自己,也要尽可能的节俭。在他返乡的20多年时间里,他先后拿出现金200多万元,图书将近6000册支持家乡的教育。他原本可是一个退休以后有着大上海优越的养老环境,一个晚年特别需要家人照顾的老人啊,写到此处,不是我生性太多情,是老人的善举、仁德、博爱,更是老人生活节俭到了自虐的程度,时常以一碗粥对付一顿饭。面对这样的灵魂,唯有心甘情愿的匍匐,来领略他的崇高与伟大。

记得今年夏日的一天,我和一个好友驱车百里前往赣榆宋庄,拜谒方敬先生纪念馆。车到任庄村,刚刚提起方敬先生,前一秒还是那么陌生,后一秒站在我们面前的仿佛就是方老家的亲戚。热心指路的同时,那一双双眼睛中的温暖,足够抚慰驱车百里的追随!纪念馆外的四棵垂柳,清风摇曳的柳枝,仿佛在说,他刚刚离去!四合院里,方敬先生的塑像,多像自己去世多年的父亲啊,一个特别仁慈的老人,一个气质尤其儒雅随和的知性学者。纪念馆里,先生飘逸的书法、巧夺天工的绘画以及他生前收藏的随身物品,纷纷聚集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接见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全国道德模范老人的图片周围。

匆匆拜谒,走出他的纪念馆,正是夕阳余晖的傍晚。旁边的广场上,一棵巨大的芙蓉树正浓烈地绽放着,心中油然想起这样的一首诗来:“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这首出自明代文徵明《钱氏池上芙蓉》的诗歌,诗人的出发点是描写太阳落山的点点愁绪,可我分明看见,那是方敬先生由衷的笑容,特别亲和又那么欣慰!(徐月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