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访儿童剧《寻找花果山》编导薛梅

薛梅是从演儿童剧开始入行的,她带着对生活巨大的热情,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参与生活,她善于待人接物,与人交流时热情奔放,充满活力,也富于感染力。如果说戏,她会把编剧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顺带着讲了创作理念、场景设置,将戏中人物心理、情感的逻辑与表达等,给你讲得明明白白。演出结束后,记者对其做了专访。

谈编剧工作

“快手”也花了11个月时间创作

记者:您对编剧工作怎么看待?

薛梅:都说编剧是个技术活儿,我赞同。在越来越提倡工匠精神的今天,编剧对故事的把握、对人物的打磨、对文字的驾驭非常重要,但技术背后对现实的关注、对情感的挖掘、对真善美的追求应该更为重要,尤其是针对儿童剧的创作。当我面对孩子,面对一颗颗纯真的、尚未蒙灰的心灵,面对一张张仰望舞台的小脸时,我拿起笔就会提醒自己,编剧是个技术活儿,更是个良心活儿。

记者:创作这个题材的剧本有什么难度?

薛梅:其实,三四年前这件事情就启动了。说起来,这个故事中所涵盖的几个要素都是很好的,但拼在一起又容易显得生硬:故事中既要有“花果山”,还要凸显“两山”理论,同时还要彰显英雄主义,此外还得满足现实题材、致敬《西游记》经典、符合儿童的观赏心理等多个条件,总之,如何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去串联这些要点,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

为此,我思考了良久。本来我在创作上是一个快手,曾四天半创作出一个剧本,但这个剧本我花了十一个月创作。因为我本身是编导合一的工作,非常注重剧本的严谨度,无论是结构搭建,还是人物设定、情节推进等,我都怀着严谨的心态去创作,此外,考虑到孩子“七秒一换台”的习性,我还尽可能将吸引孩子的点尽数设置合理。

谈创作理念

现实题材离孩子们的生活更近

记者:为什么在剧场艺术上阐释“环保”主题?

薛梅:“环保”概念是个世界性的主题,从孩子们做起,能够抓住事情的根本。这部作品是阐释了从“绿色家园”到“精神家园”的一个辩证关系。我觉得借这个演出,让孩子们接受真善美的教育是和谐而统一的。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剧场艺术是不可替代的,我从14岁开始担任儿童剧演员,几十年下来,我矢志不移,爱剧场、爱表演、爱创作,尤其是给孩子们创作。尽管现在流媒体、网络文化很兴盛,但并不影响剧场的存在。每个人在剧场之中,被这种气氛包围着,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是真切而可感的。

记者:身为儿童剧编剧,您为什么喜欢创作现实题材?

薛梅:因为现实题材离孩子们的生活更近,更熟悉、更真实、更有力量。我认为,作为儿童剧编剧,不能只会演绎浪漫的童话,不能天天只盯着白雪公主、灰姑娘等传统而梦幻的童话故事,还要直面现实,面对教育凸显的问题,面对各种可以正面影响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题和话题,透过故事的演绎,去启发他们思考当下,并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自己一头扎进去,潜心下来,慢慢爬格,苦吟可以成戏。

谈特色输出

戏曲演员的“唱念做打”成为亮点

记者:这次跟淮海剧团合作,有哪些感受?

薛梅:最大的感受是,淮海剧团本质是表演的传统戏剧,戏曲演员的“唱念做打”是基本功,能做出很多高难度动作,这点就比单纯的舞台剧演员更有舞台的张力。同时在舞台风格上,也充分考虑到淮海戏演员的特点,将写实和写意相结合,使得整个故事兼具传统戏曲美学和儿童戏剧的特点,使人耳目一新。

导演简介:薛梅,北京人,14岁考入剧团担任儿童剧演员。1997年开始转型做编剧,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青少部《大风车》任栏目编导、北京电视台青少栏目任编导、主编。由兼职编剧成长为一名职业编剧。主要编剧作品:《留守小孩》《黎明的河边》《从长荡湖来的女孩》《我爱北京我的家》等。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话研会金狮奖,曹禺文学提名奖,上海国际戏剧节“白玉兰”奖等。

总值班: 王夫成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