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0天左右,秋季豆丹即将上市。连日来,位于海州区板浦镇石河村的郁良源家庭农场内一派忙碌景象。近日,笔者来到该家庭农场,只见大棚内摆放着多只网筐,内部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许多豆丹蛾。“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主要忙着育卵,每天早上4点多就开始到地里抓蛾子,5个人大概要抓2到3个小时,总共要抓2000对左右交配好的蛾子,当天下午再把公蛾子分离走,留下母蛾子产卵。”农场负责人孙震说。
孙震是土生土长的石河村人,2018年成为海州区首届回本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说起为何做起了豆丹养殖,孙震打开了话匣子:“当时,有个外地的养殖大户到村里包了300多亩地养豆丹,我去看过觉得挺有趣,正好自己从小就对农业感兴趣,而且豆丹回钱快,从投入到回收一个月就可以盈利了,几番衡量之后,最终决定养殖豆丹。”
在孙震的带领下,笔者来到农场的一间简易房屋内,刚打开门,笔者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地面上、桌面上全都是长条状的纸片,上面还粘着一团团淡黄色的圆形颗粒。“这就是豆丹卵了。”看出了我们的惊奇,孙震赶忙介绍,“这些都是消过毒晾干后的卵,粘在牛皮纸上是为了待卵孵化好之后,方便将纸用订书机订在豆叶上,完成挂卵。”虽然孙震现在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几年前他也遇到过困难。“刚开始接触豆丹养殖是在2017年,那时候完全没有经验。豆丹一般25天左右成熟,一年春、秋两季收获,温度湿度、养殖土壤以及用于病害防治的消毒水都是培育豆丹的关键,这些我都不知道。那年夏天雷雨比较多,我把卵放在豆叶上,一场大风把卵全都刮跑了,一下子损失了3万元。”孙震说。
自那之后,他常会去其他豆丹养殖地参观,并学习养殖技术,慢慢摸索出了适合豆丹养殖的土壤,消毒水的配比也遇到了好心人指点。经历了连续2年亏本后,2019年,孙震终于完全掌握了豆丹的养殖以及制卵技术,开始盈利,还成立了郁良源家庭农场,注册了品牌,目前主要经营豆丹养殖、豆丹卵销售以及豆丹成品销售。
“豆丹卵价格高的时候可以卖到6分钱一粒,现在价格还处在低位,所以暂时我们也是将卵放在豆叶上让它们自己生长,20多天之后就长成成虫可以食用了。”孙震说,今年自己承包了100多亩地,其中80亩用来养殖豆丹,“因为我们家口碑好、口感好、质量高,就积攒了一些回头客,目前豆丹销售完全不用愁,预计整个秋季可实现收益近30万元。”除了自己增加收益,孙震的家庭农场也给当地部分村民带来额外的收入,雇佣村里赋闲妇女从事种豆、打药、集卵、抓豆丹、放豆丹等工作,忙的时候要雇到15个人左右。
板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他们将围绕培育板浦豆丹特色产业,实施豆丹养殖基地升级工程,进一步加大豆丹深加工产品技术研究,打造板浦豆丹生产、加工、销售的全周期产业链,不断深化“食在板浦”品牌。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