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赣榆区项目加码 冲刺建设“苏北第一区”

11月下旬以来,连云港赣榆区气温陡降,然而寒冷的天气阻挡不了这里发展的热潮,工业园区里,各家企业争分夺秒抓生产;交通改善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作为江苏“北大门”,正在擘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美好蓝图的赣榆区各类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力争依靠赣榆的地理特征和产业特点,实现主导产业大爆发、基础设施大突破、城市功能大提升、山海特色大彰显、民生福祉大改善、综合实力大跨越,努力建成“苏北第一区”。

沉寂荒滩蜕变为工业长廊

建设“苏北第一区”,这是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对赣榆发展提出的重大要求,也是赣榆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根本方向。据了解,在过去的五年里,赣榆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百亿台阶、突破600亿元。特别是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了赣榆区工业经济快速跃升,为建成“苏北第一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五年,赣榆区将实施“工业立区、产业强区”核心战略,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使赣榆步入主导产业爆发期、城市建设加速期、综合实力跃升期,在区域综合实力上勇争“苏北第一区”。

众所周知,工业是综合实力“压舱石”,“后发先至”首先要工业强大。原本产业相对传统的赣榆区,为何对建成“苏北第一区”如此胸有成竹?原来,为实现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的提升,同时应对环保、安全生产压力,赣榆按照沿海产业带的规划定位,精心布局了赣榆经济开发区、赣榆临港产业区、海州湾生物科技园、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及黄海粮油科技产业园,把一片沉寂的荒滩打造成了魅力四射的沿海工业长廊,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如今,赣榆区新海石化有限公司新建成投产的100万吨/年连续重整项目已投入生产。江苏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的智能化全封闭综合料场项目建设也已投产,5座密闭的料棚通过17公里长全封闭的电气传动设施相连接,年运输物料2270万吨。未来五年,赣榆区还将主动迎合“碳达峰、碳中和”,倒逼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建好龙头型项目,创造一切条件建成投产丰海石化丙烷综合利用、华电LNG等重大项目,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产业,重点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做大规模,释放集聚效应。

城市封面绽放海滨新魅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伴随着产业规模迅速扩张,赣榆区拥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产业的崛起,城市发展是基础,城市定位新规划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为此,赣榆区将建设宜业宜居的城市作为一项新课题,通过打造城市名片和标志给城市发展提供生动注脚,实现了城市“颜值”“气质”“内涵”三提升。

有人说,行走在如今的赣榆区,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新城市封面,的确如此。来到初冬的赣榆区青口镇工业文化街巷青怡街,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谁能想到,从前一栋栋破旧不堪的老职工宿舍楼,经过巧妙改造,如今变成工业文化创意长廊,墙面上一幅幅昔日的老照片,经过时间的沉淀,向人们诉说着赣榆区城市颜值提升的点滴故事。

记者了解到,面对这类旧貌换新颜的改造提升工程,赣榆区不仅是进行简单的出新,而是打造以明渠路为代表的10条示范背街小巷,并把山海文化、红色文化、书香文化等赣榆特色的文化因子植入其中,让街道“上档次”,为城市换新颜。

坐落于海州湾畔的赣榆区,拥有62.5公里的海岸线,是江苏沿海开发的最前沿,因此,“近海亲海城市”也成为赣榆区的另一张城市封面。为了让城市建设充满“海”味,赣榆区着力打造江苏沿海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将海洋文化贯穿在城市建设当中,以赣榆区重点打造城建项目中的徐福片区为引领,从生态、交通、功能、空间角度出发,通过见海织绿、连江达海、修复提升等策略,全力打造沿海亲海第一区。未来,赣榆还将打造海滨风貌彰显区、优质教育集聚区、高端居住引领区、绿色生态示范区、徐福文化展示区,实现功能品质新跨越。

“里”“面”兼修收获满满幸福

当然,在建设“苏北第一区”过程中,具备了以上两大“面子”外,“里子”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何为“里子”?在许多赣榆领导干部看来,那就是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感、开心愉悦的满足感以及沉甸甸的获得感。

“越来越多的公园广场建在了家门口,大家休闲锻炼有了好去处。”“赣榆中心城区至赣榆火车站的快速通道通车后,路上花费的时间少了,每天早上可以多睡15分钟了。”“以前住的棚户区拆迁了,我们终于可以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啦。”……行走在赣榆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听到当地百姓对新生活的感叹。

记者了解到,为破解民生难题,赣榆区关注群众“急难愁盼”,放大城建民生效应,加减融合、内外兼修,全力破解出行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难题,实现了“出行改善有路、教育平衡有家、住房改善有情”,谱写了美丽宜居城市舒美篇章。

其中,赣榆区在交通建设方面的作为尤其突出。为扩大“出行圈”,赣榆区在城区加大交通半径,实现“西扩东延”、交通“大外环”的新布局,先后启动了402省道城区南环段建设和204国道城区段快速化改造,实施“16路3桥”建设改造工程,着力解决城区交通拥堵突出问题,极大缓解了群众出行压力。在乡镇,赣榆在连云港市率先创成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示范区,先后将5条城乡公交线路延伸至行政村,3条镇村公交线路延伸至城区,全区36条公交线路覆盖到463个行政村(社区),实行车型、发班时间、营运方式、票价、考核评价“五统一”的模式运营。在11月19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第二批通过评估验收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试点示范县(市、区)名单中,赣榆区榜上有名。

(转自《江苏经济报》)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