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连日来,位于苏鲁边界线上的李埝乡,役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李埝乡党委、政府迅速成立抗疫控疫指挥部,乡、村领导靠前指挥,李埝乡关工委迅速响应,向全乡“五老”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要当弘扬正气和积极宣传先进的志愿者、头脑清醒和正确宣传方向的守护者、当尊重科学和用积极方式抗疫的践行者,在保护好自身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投入抗疫控疫战斗,涌现出了一串串感人至深的故事。
高庆春:扛起党旗上“疫”线的老教师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又是共产党员,冲锋陷阵,战“疫”到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年初三晚上接到疫情防控指令后,李埝乡的全体乡、村干部立即行动,在苏鲁边界各条交通要道设置卡口,24小时严格筛查往来车辆和人员。在得知政府干部人力暂时不足的情况后,该乡关工委委员、高埝村退休教师高庆春主动请缨,申请加入防疫最前线,誓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高庆春胸戴党徽,肩扛党旗,在各个卡口日夜奔走值守。在他在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保卫家园的“志愿者大军”。该乡石寨村村民李中华第一个主动投入抗疫战斗,他的儿子目前正在部队服役,“作为军人家属,我必须挺身而出,儿子知道我在卡口值守后,除了叮嘱我注意防护之外,更多的是为我感到自豪。”该村另一位退役军人陈江华也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不仅协助各个卡口的值守工作,还担负着村主要道路的消毒工作,熟悉村组道路的他,为全村父老乡亲提供最安心的保障。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据统计,李埝乡共有29名退役军人,4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奔赴一线,成为防疫工作志愿者。他们纷纷表示在国家有难,人民有危之时,请战驰援,责无旁贷。他们分布在李埝的各个卡口不间断轮流值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责任与荣光。那份无私的奉献和执着的坚守让其他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干部群众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他们共同为李埝筑起了一道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
李善金:投身抗疫不祭祀的老干部
“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严峻,为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决定取消父亲今年去逝三周的新年祭祀以及家庭聚餐活动,请各位亲朋好友见谅...”3月9日,晚上10点多,该乡沃子村退休干部李善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封告父老乡亲书,取消原定于农历二月初十的祭祀聚餐活动。
据悉,李善金家人为这次悼念聚餐已筹备多时,猪肉、牛肉、羊肉等聚餐食材以及祭祀用品均已备好。李善金的三弟刚开始不同意取消,但是他耐心地和他们解释相关防控疫情方面的知识,三弟最终表示了理解。“取消悼念聚餐在我们农村是件大事,父亲今年去世三周年,我们这边的风俗,不举行隆重的祭祀悼念活动就被视作不孝。但是疫情当前,虽然我已经退休,但作为乡关工委委员、并且还一名党员,我必须要带好头。”李善金说。
在他的积极影响下,全乡共取消婚宴7起,150余桌,丧事简办3起。
张成勇:一壶热茶表心意的老模范
3月10日上午,在李埝乡恰恰村疫情劝导点,乡村干部、卫生院、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正在对往来车辆进行消毒,一位穿着整洁朴素、戴着口罩的老大爷提着暖水壶来到了劝导点。
经村支书介绍,这位老人是恰恰村的张成勇,今年已经71岁了,是一名老党员。由于他乡村热心公益事业,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约束自己,他曾经连续11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荣誉称号,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老模范。“来来来,你们辛苦了,大冬天的喝点热水暖和暖和。”寥寥数语,却让人感动。张成勇在得知为做好疫情防控,村里在道路上设立了劝导点,乡村干部上路劝阻村民不要外出,他主动烧了一壶开水给劝导点的人送去。
“他们辛苦了,我想尽一份绵薄之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也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无情,人有情。无论是抗击疫情的前线,还是默默坚守的后方。71岁的张成勇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
李同才:特殊党费暖人心的老党员
3月8日,正值元宵佳节,李埝乡沃子村老党员李同才来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劝导点,在为值班站岗人员送去节日的祝福同时,还向村党支部交纳了200元的党费。“我的交的党费数额不大,但它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一份心意!”原本安静的群瞬间热闹起来。
这场由老党员带头发起的特殊党费接力开始在该村党员微信群里响起,其他党员纷纷响应,一个红包接一个红包,大家表示,钱虽然不多,是他们的心意,他们年龄大了,不能在一线抗战,在这个非常时期,每一位中共党员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分忧,为武汉献爱心!他们用发红包的形式,注明为“特殊党费”,请张学现同志(该村的党建专干)接收后转交上级党组织”。
特殊党费的“特殊”,在于一份心意,表达对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勇士们的崇高敬意,也是一份信念,相信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最终胜利。(通讯员 陈达 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