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徐圩新区大力推进污废水资源化利用


(通讯员  李海薇 毕建宇)今年以来,徐圩新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全国首部推动石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条例》(下称《条例》),开创我国法治护航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河。《条例》明确提出,“石化产业基地应当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推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方洋集团作为徐圩新区国有平台载体之一,其一级子公司方洋水务是国家生态环境部批准的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商和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务商,致力于全力保障新区重大产业项目的供排水和环境服务需求。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方洋集团现已逐步形成以供水服务板块、污水处理板块为核心,环境监测服务、环境工程及生态建设等板块为支撑的多领域、多要素、全方位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体系,打造从取水—供水—用水—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再生回用—高盐浓水处理—达标尾水净化到深海排放的应用水全生命周期、全流程服务产业链,建成徐圩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达标尾水净化工程和省内首条达标尾水深海排放管线,具备污废水处理能力15.5万吨/天。


业内领先   打造废水再生循环利用体系


瞄准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方洋集团积极落实“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理念和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依据基地内化工污废水的水质特性,合理统筹污水处理设施,按照“一企一管、一企一罐、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将污废水作为资源进行调配处理,探索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依托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工业污水集中再生回用设施,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能够通过企业间再生水权的调配,统筹再生水交易,合理平衡企业间用水需求,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区域节水管理。”方洋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再生水二期项目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废水再生循环利用体系。”据了解,经过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处理,实现了石化基地70%污废水的再生回用,其服务模式、处理标准、应急管控、环境效益等方面在业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科技创新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方洋集团紧盯产业需求,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园区企业通力合作,不断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今年,方洋水务工业水处理研发中心、徐圩新区再生水厂二期工程化学结晶造粒2个项目建成投用,是方洋集团为“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交出的答卷。研发中心投用后,针对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生化处理技术及膜处理回用技术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等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形成石化基地污废水处理技术和服务能力的示范效应,为工业污废水处理低成本、高效率运营提供解决方案,形成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高地。徐圩新区再生水厂二期工程化学结晶造粒项目投运后,较传统石灰法每天减少钙泥1800吨,吨水成本降低0.3元,极大减少废物排放且降低处理成本的同时再生盐酸钙颗粒,变废为宝,社会和经济效益良好。


示范引领   推进海水规模化利用


“十四五”以来,中央层面多次发布海水淡化方面的政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的规模化利用,后续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了《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近年来,随着石化基地建设的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大。为弥补单一水源的不足,保障入驻产业项目的冷却水及脱盐水使用需求,方洋集团于今年启动了连云港市海水综合利用项目,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以高质量发展为准绳,在园区海水综合利用、水资源统筹配置等方面形成标杆。项目建成后将是江苏省最大海水淡化项目,对构建园区多元化供水格局、推动我国海水规模化利用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从环境保护到生态建设,从无害化到资源化,方洋集团将持续高质量推进污废水资源化利用,深入贯彻落实《条例》,用绿水青山诠释生态之变,用生态之变折射发展之变,当好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加快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创新的领跑者,挺起徐圩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