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魏吉珂 通讯员 董一帆 钱凡雪)民主路文化街上,一条石板路蜿蜒至街巷深处,两侧民国风情建筑林立。白天,阳光照进街头巷道,石板路上人来人往,别有一番悠悠韵致。夜晚,留声机传出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南腔北调”灯箱拉满民国时期的都市氛围。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与灵魂,近年来,海州区大力实施古城复兴计划,推动各大历史文化街区集约化推进业态品质提升,强化市场打造和业态引育,多措并举赋能历史文化街区新发展。
海州区素有“东海名郡”和“淮海东来第一城”之称,是连云港的城市之根、文化之源。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的体验场所和百姓日常生活空间,沉淀着老城的底蕴和味道。昨日中午,市民李女士在海州古城来了一场即兴citywalk,从秦东门大街到孔巷,从中大街到关庙巷。迎着秋风,逛了城隍庙,买了香香米糕,啃了黄瓜糖球,顺便在路过的一家中医堂把了脉。“行走在老海州,不仅能从古城墙上感受到历史文化沉淀的气息,还能从路边摆摊的老者身上看到人们幸福生活的烟火气。”
近年来,海州区将重要历史节点的保护、修缮和复建与古城生态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古城复兴计划,在旧城改造中平衡“新与旧”。打造南城凤凰古街文化IP,围绕古城门、城隍庙,组成一条“古城故事线”。以“文化+旅游”为路径,广泛开展群众性活动,弘扬古城历史文化街区魅力。举办“春满海州”古城年会,开展民俗表演、淮海戏、非遗表演等活动40余场次,重启海州白虎山庙会,吸引省内外近3000户商户参展,人流量达到120万余人次,带动庙会及周边消费约5000万元。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老新浦风情街区游客数占海州区总体游客的70%以上,街区日均客流量突破15万人次,成为外地游客“顶流”打卡地。历史文化街区迸发前所未有的活力,得益于街区集约化提升业态品质。通过打造民主路老街“食宿训游”IP,对原新浦饭店三栋民国建筑群进行集约设计,融合新科技、新技术,为市民、游客带来更生动、更立体、可观可感的忆古思今新体验;提升盐河巷夜间经济质态,更新和增设夜间主题场景,重新升级非遗产业链等,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力。
在市场运作中统筹“雅与俗”,海州古城强化市场打造和业态引育,建设二营巷、关庙巷等特色街区,打造以茶园、戏园、游园为主体的双龙井游园,推进“相约海州·这里有戏”周末戏曲小剧场演出,“连云港腔调”小剧场积极举办民乐、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活动。随着普育书局、陶瓷印馆、朱琳话剧馆等业态引入,朐山书院、双龙井文博园等节点业态不断丰富。
下一步,海州区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项目建设模式和管理方式,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工作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企业主体合作,对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文物保护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利用。进一步规划街区产业发展,围绕发展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推动历史建筑修缮保护与产业导入有机融合,精心打造一批文旅康养集群,吸引一批优秀企业入驻,用新业态、新产业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增添活力。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