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贵珍 徐卫 王鹏 杨思洋)秋高气爽,笔者在海州区岗埠农场看到,无人机飞手遥控操作两架大型无人植保机腾空而起,如同灵巧的燕子,穿梭在大豆玉米田间。针对农田地形不规整的特点,无人机飞手通过预设飞行轨迹与手动微调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无误地将药剂化作雨雾喷洒在玉米上,一个来回仅耗时不到3分钟,展现了新质生产力的独特魅力。
“秋收未至,田管不息”。当前,正值秋粮作物抽穗灌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岗埠农场农业中心技术员们深入田间调查研究,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综合运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防控措施实施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控。“现在是玉米螟及玉米南方锈病等发生发展的高峰期,必须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农业中心负责人包加站表示,在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采用大型无人植保机喷施高效低风险农药,切实提高防治效果,提升防治效率,提升专业化、智能化水平,确保防治及时有效。
走进岗埠农场王沟生产区王东队的农田里,一台大疆御3m无人机在技术员葛哲源的操作下腾空而起,在他手中的遥控器上,红色的光谱图像映入眼帘。“这台无人机是农业中心最新配置的,对农作物的监测管理更快捷、精度更高,续航更长,安全性能也提升了不少。”葛哲源介绍说,红色的光谱显示的是作物长势,颜色深表示长势好,颜色浅说明可能缺肥。今年岗埠农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1.5万亩。此次运用无人机巡田,对全场的大豆玉米逐条“过堂”,查看田间苗期长势,综合分析。仅需一天时间,全场的大豆玉米田全部巡田结束,为下一步管理争取了有利时机。
在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的蔬菜产业化种植基地,笔者看到,蔬菜苗“躲”进玻璃温室,稳定的环境让蔬菜苗茁壮生长,智慧农业系统的运用也节省人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蔬菜产业化种植基地的育苗温室内,成片的番茄苗、辣椒苗在系统调控的适宜温度、湿度和光照环境下旺盛生长,远处水雾弥漫,水帘系统通过水分蒸发实现物理降温。“玻璃温室采用光伏发电,每年预计可发电约36万度,能够满足基地的日常用电量。温室内还采用定时移动的喷灌车为种苗浇水,保证种苗能充分生长。”江苏东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建峰说。
今年以来,海州区大力发展特色种养、精深加工、都市农旅观光、仓储电商等产业,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产业业态,引入社会金融资本,重点打造农发集团农业全产业链绿色一体化生产基地、浦南镇番茄庄园研学拓展基地、新坝镇稻米加工示范基地,板浦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渔光互补,浦南、新坝、宁海粮食仓储、塔塔农场农旅观光等项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至4家,市级产业化联合体1家,打造浦南西红柿、板浦生态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创建浦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按照绿色农产品标准,加大新坝瓜菜、浦南西红柿等特色品牌培育,全年新增绿色食品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0%以上,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逐步提升。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