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震 通讯员 徐玲 王绪玲 朱德富)“你看,这些栗子树长得多好,远一些的那片是黑松林和橡树林。”近日,记者跟随云台山景区朝阳林场管理处的护林员的步伐走进山林间。休息时,队长刘成站在山崖边,如数家珍般地为大家介绍起山上的各种珍贵树木、中草药,以及野生保护动物。因为是本地人,而且受到父母的影响,刘成自幼便对这片山林有特殊的感情。在他心中,这片山林,便是自己的家。
每年的11月到来年5月,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天气干燥,一丁点儿火星,都有可能燃起大火。刘成和队员们一点也不敢怠慢,巡山、护林、造林、防火、治虫、禁猎、防汛、乱砍乱伐,一件事也不能落下。13个人,10530亩林地,每趟10公里左右的巡山路线……刘成把青春奉献在山林间,用31年的坚守,和队员们一起用足印写下对山林的岁月情长,践行守护家乡绿水青山的誓言。
新绿初萌 踏上漫漫护林路
1993年,21岁的刘成便投身护林工作,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那时的他,青涩而稚嫩,面对广袤无垠的林场,既感到责任重大,又有些不知所措。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师傅徐保同。“起初,我以为巡林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森林防火,巡逻一下就行。是师傅带着我,穿行在一片片林地间,攀爬上一座座山头,辨认一块一块林地界碑,处理一个个棘手的事件。这些经历,让我感受到林地的辽阔、任务的繁重和巡山的困难。”刘成说。
刘成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山林间乱砍乱伐的情况较为严重。在巡林过程中,一旦遇到村民乱砍乱伐,师傅就会带着他立刻制止。徐保同为人很和蔼,对村民乱砍乱伐的无知行为,更多的是去耐心教育,而不仅仅是粗暴地呵斥了事,他觉得,只有让大家明白了山林的重要性,才能改变他们的做法。
树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还能调节气候,为林间的野生动物们提供栖息地。在巡山时,师傅常对自己说:“砍掉一棵树,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要从新培育起来,可能需要20到30年,或经历更漫长的岁月。”刘成总能在被乱砍乱伐的树木前,感受到师傅的痛心与惋惜。也正是从那时起,刘成心中的理想更明确了,要和护林员们一起守护好这片林地青山。
事实上,刘成也的确用自己的青春,去追逐这一梦想。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师徒二人一老一小的身影一直穿梭在山岭间。不管是日常的山林防火工作,还是春秋植树造林、治理松林线虫病,或是帮助迷路的旅人,都尽心尽力地去做。如今,师傅已经退休多年,刘成仍牢记师傅的那句话,“要认真工作,把集体看成自己的家”。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刘成,事情不分大小,都要认真做好,防患于未然。
植树,也是日常工作之一且非常重要。进入林场工作以来,刘成在师傅的带领下,坚持在春秋季参与植树造林工作31年,参与植树约60次,种植油松、侧柏等约5000亩,成活率达95%以上,使朝阳林场10530亩山场一片绿绿油油,更好地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三十余载,时光荏苒,即便从青涩的小刘,熬成了业务能力独当一面的老刘,他也一直谨遵师傅教诲,从来不敢怠慢。刘成心里明白,师傅只能陪自己走上这条护林路,剩下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要勇于挑起这份重任,去守护家乡的青山。
劲木担责 勇挑重任守青山
刘成有好几套工作制服,除了日常巡林时的蓝色护林服、丛林迷彩服,还有一套橙色的森林消防工作服。每当拿起这件橙色的制服,他的心总是沉甸甸的。为了森林防火,每天早上7点半,他便准时踏上巡山之路,一直到11点才返回。下午1点半又再次出发,直至5点半。巡林线路虽各不相同,但每次行程都在十公里左右。他的脚步踏遍了林场的每一寸土地,10530 亩的林场,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担任队长之后,刘成更觉责任重大。在巡山过程中,刘成时刻留意着各种安全隐患。他仔细检查防火隔离带,这些隔离带是一代代护林员亲手修建的,宽度至少达 10 米,他也一直参与其中,是林场防火的重要防线。防火队员手持油锯、镰刀等工具,沿着预定的线路,认真地砍伐树木、清除杂草,确保防火隔离带能够有效发挥防护阻挡作用。刘成深知其重要性,每次巡查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隔离带的有效性。平时的消防演练等活动,也都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更好地开展救援,守护山林。
一次大年三十,刘成下班后和家人团聚。刚准备吃饭,突然接到一通电话。家人还没反应过来,刘成早已扔下筷子冲出了家门。原来是某处山地突发火情,需要紧急赶往山上,开展灭火救援等工作。谈到山林灭火,刘成说“山上着火,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复杂的地形、茂密的植被、冬季易燃的枯草,现场的刮风走向,都有可能加快火势蔓延的速度。”
燃起一场大火,可能只需要随手丢掉一个烟头,但扑灭这场火,却可能需要好几天,大火不仅会烧毁树林,还有可能危及山上居民的人身安全。正是因为有这种居安思危的想法,刘成在接到救援电话后,总是争分夺秒,在他看来,可能多给一分钟,甚至一秒钟,救援形势都会大不相同。
渐渐地,家人已经习惯了他随时随刻待命的状态,刘成的父母也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的工作。这份工作的确很累,仅仅是每天两趟巡林走的路,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就已经是“严重超标”的了,更别说还要从树林间穿行,消耗的时间与体力就更多了。虽然工作累,但只有山林没有火情,一切安然无恙,刘成才会长舒一口气。
多年来的辛苦付出,为单位与刘成个人争得了许多荣誉,其中,2012年,该单位获全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刘成个人于2012年全区森林防火工作、2014年全区护林防火工作中分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内心里,他热爱这份工作,也为能够守护山林而感到自豪。然而,和在林场坚持44年,获得全国绿化奖章的师傅徐保同相比,刘成只觉得任重而道远,并没有丝毫松懈。
繁枝育新 护林薪火永相传
每年3—6月间,山上的流苏树就会开出一树繁花,洁白似雪。几十年的巡山经历,让刘成见惯了花开花落。就像当年师傅带着自己穿梭在山林间一样,这些年来,他也收了10来个出色的徒弟,为这支护林队补充了活力。
徒弟范明立至今还记得,师傅刘成第一次带自己巡林时的情景。“第一次巡林,师傅就带我去太白涧。那地方坡度较陡,山路崎岖,游人走观光道都觉得累,更别说我们是去巡林了。”起初,范明立觉得师傅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难度太高”,后来才明白,是自己需要更多的历练。这条从太白涧到玉女峰的巡林路线,全程7—8公里,师傅刘成走完需要一个小时,而带着自己足足走了2.5个小时。
范明立对于工作很上心,也自己总结了下经验。他明白,时间上的差距,并不仅仅是脚力跟不上,还有路上走走停停时,师傅教自己如何识别界碑,区分树的种类,判断树木是否生病等知识花的时间。小范明白,师傅是期盼着年轻人能早日挑起肩上的重任,世世代代守护这片山林。于是,他把一切都化为动力,把足迹印在林间的泥土上,和同伴们携手,毅然前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护林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今,无人机、GPS 定位技术、智能监控、语音播报器等高科技手段逐渐应用于巡林工作中。刘成敏锐地意识到,这些新技术将为护林、防火、搜救等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他积极学习这些新技术,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多好的一片林子呀!”刘成感慨道。对于这份工作,他也有一些担忧,护林员的工作毕竟是一个苦差事,他希望这支护林队中,能够再多一些能吃苦的、年轻的新面孔,继续坚守在这片绿水青山之间,让后世人能够看到家乡更美好的明天。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