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荧光腔镜让“不可见”的肺段面瞬间“可见”


(通讯员 颜景荣)​”手术室无影灯下,胸腔镜显示屏上,随着翡翠般的荧光显现,段间分界线清晰可现,1.4厘米×1.2厘米肺结节被精准定位,主刀医生精准落刀,肺结节所在肺段被完整切除,患者谢阿姨成为灌云县首例单孔荧光胸腔镜下精准肺段切除术的受益者。


患者谢阿姨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左下肺结节,之后按照医嘱定期随访。直到近期的一次随访时,发现肺结节增大。得知苏大附一院胸外科专家秦华龙正在县医院驻点开展结对帮扶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工作,谢阿姨一家决定向秦主任求医。


患者入院后,秦华龙组织胸外科医师团队针对患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决定手术治疗。

 

 “与传统的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不同,单孔荧光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运用到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技术,10秒即可定位,由传统的组织影像水平到分子影像水平,辅助医生透视到肉眼看不到的界限。”秦华龙主任在讨论中指出,“该技术利用到一种叫吲哚菁绿的药品,该药品具有无放射性,无毒副作用,排泄快等特点。通过静脉注射吲哚菁绿,使其与血液中特异性蛋白结合,被荧光镜设备发射出的近红外光激发后释放出荧光,呈现在显示器上,可以更直观、高效地判断肺段界面,便于手术操作,极大缩短手术时间。”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秦华龙主任在谢兆省团队的配合下,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精准操作荧光胸腔镜。在外周静脉注入医用荧光染料吲哚菁绿后,将荧光胸腔镜模式调为荧光模式,正常保留的肺组织与目标切除的靶段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段间平面,沿着这个平面,精准完成了肺小结节区域的定位和切除。


“过去遇到位置刁钻的肺结节,就如同在雾里找路。”术后,县医院胸外科主任谢兆省感慨道,“秦主任带来的荧光导航技术,让我们实现了从经验判断到可视化精准切除的跨越。”


目前,受益于这一新技术的谢阿姨现已康复出院。出院时,谢阿姨开心地对秦华龙主任说:“秦主任,您的技术太高超啦!原以为要很长时间的手术,没想到1个小时不到手术就做好了。”


该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不仅标志着灌云县人民医院胸外科腔镜手术再上新台阶,也填补了市县区域相关技术空白。接下来灌云县胸外科会利用荧光染色技术,进一步探索更多的手术方式,比如肺结节标记,食管癌手术中的胸导管显影、胸腺瘤切除术中的无名静脉显影等,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辐射作用,使创新医疗资源更可及,造福更多基层患者。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